无线微型飞行机器人问世

   2020-07-14 工业品商城166
核心提示:近年来,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机器人微型化趋势的日益凸显,微型飞行机器人开始成为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之一,在无人机市场千亿规模的潜力吸引下,不少科学家纷纷加入到相关的研发行列之中。  不过20多年来,由于受到机器人自身重量和动力源的限制,微型飞行机器人的研发迟迟未能成功,直到今年5月份,华盛顿大
       近年来,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机器人微型化趋势的日益凸显,微型飞行机器人开始成为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之一,在无人机市场千亿规模的潜力吸引下,不少科学家纷纷加入到相关的研发行列之中。
  不过20多年来,由于受到机器人自身重量和动力源的限制,微型飞行机器人的研发迟迟未能成功,直到今年5月份,华盛顿大学推出了无线微型飞行机器人RoboFly,才标志着该项研究工作步入正轨。
  在此之前,微型飞行机器人成功的作品是哈佛大学研发的Robobee,但因为没有解决动力源问题而采用了外接电源,使得其无法实现自主飞行和作业。与Robobee相比,华盛顿大学研发的RoboFly大的进步便是完成了去掉电源的任务,他们采用借助激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让微型飞行机器人自主驱动成为了现实。
  可惜的是,当前RoboFly的动力问题也只能算初步解决,因为激光供能的方式只能满足起飞和着陆,还不足以支撑其执行额外的任务,未来可能还需要将激光供能进行优化或者找寻新的供能方式,才能推动微型飞行机器人走向应用。
  RoboFly的问世,让我们看到了微型飞行机器人走进现实的希望,而微型飞行机器人的本质是微型飞行器,一说到飞行器不免要跟无人机做个比较。那么,与现实中发展火爆的大型无人机相比,未来微型飞行机器人有哪些优势能够支持其获得应用呢?
  其实,微型飞行机器人当前大的动力源问题,就是其竞争过大型无人机的大优势。众所周知,眼下大型无人机有两个致命的缺陷:成本和电池寿命,市面上电池供能的无人机使用时长在30分钟左右,局限性相当大,同时购买成本、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都比较高昂。
  而微型飞行机器人不管是采用激光供能的方式,还是未来的无线电供能,都是可持续性的能源供应,使用时长完全不受限制。此外,在同样成本之下,一台大型无人机可以替代成几十上百个微型飞行机器人,如果是两者都能完成的任务,显然微型飞行机器人更具优势。
  总而言之,微型飞行机器人既是对大型无人机的一种补充,填补了无人机在微小型场景中作业的空白,也是对大型无人机的一种升级,通过成本和能源的优势,实现对交叉任务环境下大型无人机的有效替代。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