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消防事业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质的发展和飞跃

   2020-07-15 工业品商城232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各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等的不断增多,油品燃气、毒气泄漏爆炸、隧道地铁坍塌等灾害隐患开始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火灾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处置复杂、危害巨大、防治苦难等特点,让消防战士极难应对。  而消防机器人,则能够代替消防战士进入易燃易爆、毒瘴、缺氧、浓烟等危险场景之中,进行相关的信
        近年来,随着各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等的不断增多,油品燃气、毒气泄漏爆炸、隧道地铁坍塌等灾害隐患开始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火灾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处置复杂、危害巨大、防治苦难等特点,让消防战士极难应对。
  而消防机器人,则能够代替消防战士进入易燃易爆、毒瘴、缺氧、浓烟等危险场景之中,进行相关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搜索反馈工作,有效避免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中遭遇人身安全或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通过机器换人将消防战士从前线冲锋岗位保护下来,实现消防资源的合理持续应用。
  与此同时,消防机器人在灭火任务上也不遑多让。其首先通过移动探索功能,对火灾现场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测,然后通过内部数据信息处理,反馈出佳的灭火地点和灭火所需水量,后在消防员的操作下,利用配备的高压水枪实施灭火,整个过程而,无疑将传统消防水平进行了大大的提升。
  当然,除了承担换人灭火任务之外,消防机器人同样具备救援任务。消防机器人的救援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负责探测出受灾人员位置,反馈信息后由消防员实施营救,另外一种是机器人完成自探自救。目前我国消防机器人的救援水平还停留在种的阶段,但这依然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消防救援水平的升级。
  总的来说,消防机器人的应用,不管是对于消防行业、消防战士,还是受灾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喜闻乐见的现象。但事实上,我国在消防机器人的应用落地上表现并不理想,消防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才刚刚起步,消防员的春天还远未来到!
  截至2016年,全国各省消防总队配备的消防机器人平均只有2-5台,且都集中在经济发展的城市和地区,此外,有明确记录的消防机器人参与的灭火救援次数不过30来次,大部分消防机器人还只是被用在消防演习或者装备展示之中。
  当然,这与我国消防机器人研发起步较晚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后续发展较慢,在技术、成本等方面催生出了诸多问题。
  比如在技术方面,由于我国在机器人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上的落后,以及传感、识别、导航、自主定位、机器视觉等方面的不够完善,使得研发的产品在移动性、实用性和适应性方面有所不足,终在实际应用中出场不多。此外,在产品成本上的高昂费用,也成为企业量产和部队应用的拦路石,导致技术条件满足的产品无法获得检验和应用的机会,迟迟无法打开商用市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