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推动3D打印产业向前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召开了多次会议,出台了多项政策。在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重点提出要利用多元化平台,加快3D打印在社会、企业、家庭等多个场景的落地速度。
在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国进军3D打印领域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2017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实现了翻倍增长,年均增速已经超过了30%。仅2017年,我国提供3D打印服务的企业数量就已经超过500家,产业规模也达到了100亿元。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前沿技术研发的过程中也开始与技术研发机构进行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3D打印技术至今,我国已经形成北航、华中科大、西安交大、清华大等多个研发中心。在企业与研发中心的携手推动下,3D打印技术加快了在各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创意产品设计及制造方面,3D打印所发挥的作用几乎无可替代。
当前,大到房屋建筑、航天飞机,小到汽车零件、牙齿义肢,借助3D打印所能制造的产品种类日益多样。在当前独立自主、张扬个性的八零九零后成为消费主力军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对于能够彰显自我独特品味的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3D打印与传统的制造工艺相比,更能满足实际需求。
在传统的灯具制造过程中,企业通常会利用CNC、注塑、铸造等传统制造加工手段先生产出各种零部件,再组装出成品。这种制造方式在大规模制造中成本较高、效率较低,难以应对创意灯具设计行业瞬息万变的流行趋势。因此,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变革灯饰创意实体化生产模式已成业界共识。
与传统的生产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在创意灯具生产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由于3D打印机可以将灯饰设计师的创意设计,直接打印成三维实体模型,并且灯具的结构越复杂,其在节省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就越明显。此外,借助3D打印,不仅能缩短新款灯具的研制周期和生产效率,也能实现灯饰的个性化设计和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创意灯具设计领域外,目前一些产品制造商也开始积极探索3D打印在其他高附加值领域的应用空间,如:建筑沙盘模型、珠宝首饰等。在新产品的研发及制造过程中,3D打印日益成为相关从业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利润率的有利武器。
据业内人士分析,3D打印在各行业的普及速度相对较慢。目前,3D打印的应用市场正从设计环节的原型制作上升到定制化工具的生产制造阶段。要想真正实现灯具、桌椅、玩具等产品的批量生产,除了技术和材料性能提升、传统生产观念革新之外,还需要各行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