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疗行业的重要辅助,以及民生健康的主要参与者,药店的存在有着独特的必要性。不过,自宋代诞生家药店以来,其发展变化就始终不大,依赖专业药师进行配药和销售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模式本也没什么不好,甚至服务中还带有着专业性和人性化的优势。但随着人们医疗健康需求的增多,服务意识和要求的提升,人工零售方式的变化,以及行业药师储备的限制,如今该种模式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运用快速崛起的智能技术,打造兼具专业水平、成本效率和良好服务体验的智能药店。今年以来,安徽合肥在3月份推出了“互联网+”智慧药房;广东大参林7月份与微信合作,打造了首家微信支付智慧药房;重庆万和、湖北好药师和河南张仲景等连锁药店,也都纷纷推出与支付宝捆绑的“未来药店”。
它们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型技术,不断推动传统药店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逐渐形成了集销售、配送、保险、健康关怀、咨询及多元化增值服务为一体的完整闭环。
而在众多智能技术的应用中,机器人无疑是受药店青睐的关键技术,甚至国家方面也出台了多项行动政策,鼓励和推动机器人在未来药店中的广泛应用。
今年10月份,陕西西安就印发了《西安市“机器人+”行动计划(2018-2021年)》,提出要推广配药机器人在药店中的应用,通过在3-5家医药连锁企业中开展试点,到2021年,要实现全市各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药店推广使用医疗机器人总量达到1800台。
配药机器人的应用,将对执业药师带来极大的解放和辅助,进而推动药店零售方式和服务模式的改变,促进传统药店向智能药店加速转型。对于配药机器人来说,其可以发挥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水平和成本效率,另外一个则是用户体验。
传统药店的主体是执业药师,其需要具备专业的医药知识和水平,门槛高且培养费时费力,配药机器人的应用通过对执业药师的替代,一来减轻了行业人才不足的压力,二来在保障专业水平的情况下缩减了培养和应用上的成本。
此外,配药机器人加持下的智能药店,配药和销售环节都将实现无人化、快捷化,大大便利了顾客的咨询和购药,创新模式下所带了的智能化服务,相比于传统药店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新鲜感,也有效增强了用户的亲身体验。
不过,尽管有政府对配药机器人加以政策推动,有企业给予积极部署和青睐,有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价值凸显,但配药机器人的应用之路仍非坦途。对于机器人在智能药店的应用来说,当前仍处于新兴阶段,以技术、成本和接受度为主的三大问题,正制约着其进一步普及和发展。
从技术方面来说,配药机器人除了存在机器人本身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缺陷以外,在智能化水平、人机交互水平、智能语音、机器视觉、传感识别、自主行动等方面也还不够完善,由此带来的功能实用性不足,时常让其名不副实沦为鸡肋,这还需要我国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研发创新进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