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商用价值的逐渐显现,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都开始借助3D打印来进行汽车零部件的制造。通用、宝马、福特、兰博基尼、大众、本田、奔驰等企业已经开始将3D打印纳入自己的商业战略版图。
今年5月,通用汽车宣布,公司与设计软件公司Autodesk已经开展了针对3D打印的相关合作,未来通用将使用Autodesk的新生成设计软件生产3D打印产品,例如:为零排放车辆制造轻量级部件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通用将借助3D打印进行大规模的零部件制造。
据媒体报道,目前大众汽车的工厂中已经拥有数十台3D打印机,用于生产结构复杂的零件或原型。今后,大众汽车将与3D打印机制造商惠普和零部件制造商GKN粉末冶金公司共同合作,推动3D打印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发展。
此外,在过去的十年里,宝马已经生产出了一百万个3D打印的零部件。今年,宝马集团增材制造中心预计将生产更多的3D打印零部件,与去年相比,增幅将超过40%。近日,宝马集团已经将其生产的3D打印车窗导轨进行了批量生产,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3D打印在汽车领域的商业化落地不断加速。
目前,3D打印在汽车研发环节的应用较多,主要应用于试验模型和功能性原型,例如整车的油泥模型、车身、车窗导轨等零部件开发以及汽车内外饰品的小批量生产等。除了在汽车轮胎、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表现突出外,3D在汽车饰品制造方面也有着极广阔的应用空间。
随着时代的迁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心于具有创新性和设计感的小饰品,汽车饰品也一样。对于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汽车企业开始利用3D打印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例如,一些消费者希望让自己新车的外观及内饰与众不同,如果采用传统工艺开个新模具,其成本较高。如果运用3D打印前沿技术,就可以实现快速成型,无须额外制造模具,且能大限度精简制作工序、降低成本。
就目前而言,3D打印在各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推动下,已经加快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及制造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多元化的应用价值将被充分挖掘出来,并驱动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实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