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打磨机器人发展现状

   2020-07-21 工业品商城175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打磨抛光是制造业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序,传统人工打磨的生产方式,存在着效率不高、成本较大、安全性不足等三大问题。人工打磨的局限性不仅严重阻碍了打磨行业本身的发展,还对整个制造生产线的发展带来严重阻碍,而打磨机器人通过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则极大的满足了行业提效增速降本的升级需求。  据了解
       众所周知,打磨抛光是制造业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序,传统人工打磨的生产方式,存在着效率不高、成本较大、安全性不足等三大问题。人工打磨的局限性不仅严重阻碍了打磨行业本身的发展,还对整个制造生产线的发展带来严重阻碍,而打磨机器人通过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则极大的满足了行业提效增速降本的升级需求。
  据了解,打磨机器人是装配有物料抓取夹具的一个机器人手臂,主要用于工件的表面打磨、棱角去毛刺、焊缝打磨等工作。目前,打磨机器人相比于人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节省、保障产品一致性和作业安全三方面之上。
  通过打磨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避免人工操作者受到伤害,还可以完成很多人工无法完成的打磨抛光工作。同时,使用打磨机器人还对于打磨质量和产品光洁度、保持产品一致性、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具有良好作用。
  由于传统人工打磨作业所引发的各种安全隐患以及高强度作业压力,现在人工作业显然不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打磨机器人将受到的关注和应用。
  在国外,打磨机器人很早就开始获得应用,而我国于近年来才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不过,在需求、企业、政策等共同助力之下,目前我国打磨机器人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
  从市场具体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打磨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5亿元左右,年均同比增长接近30%,市场销量达到1万台以上,年均增长超过35%。预计2020年市场销量有望过2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
  从企业层面来看,眼下我国打磨机器人企业已经诞生了众多代表,其中广东利迅达、新鹏、罗庚以及温州金石等的发展都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代表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和浙江三省,占据了国内超过60%的市场份额。
  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近年来发布了包括《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内的多项政策,,从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5年发展总体目标,为打磨机器人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目前,在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和国家政策的加码下,我国打磨机器人虽然在汽车零部件、五金行业、工业零件等行业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应用,但相对于焊接、喷涂、搬运、码垛等工业机器人来说,其应用规模还非常的小。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打磨机器人发展还面临严重的终端市场普及难题。由于我国产业发展起步晚、技术落后,打磨机器人产品存在着一定的质量缺陷和应用局限性,一些企业出于质量、成本和技术考虑,对其接受度和应用程度都还不够深入,导致市场普及不够广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