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借助3D打印所能制造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样。从珠宝、跑鞋,到房屋、汽车,3D打印几乎无所不能,甚至人类的牙齿、心脏等都可以被打印出来。借助3D打印技术后,传统珠宝、医疗用具等的制造工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各行业的从业者业也开始积极探索将3D打印应用于产品设计及制造的新路径。
从总体来看,3D打印对于传统制造工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的设计方面,另一个是产品的制造方面。在产品的设计阶段,采用3D打印技术后,产品的研发人员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出相应的产品模型,在缩短产品研发周期的同时,产品研发成本也降低了许多。
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借助3D打印前沿技术,传统制造流程中不必要的环节被有效剔除,材料的利用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对于结构复杂、度较高的产品而言,采用3D打印往往能够实现较好的效果。
实际上,随着易于成型、个性定制、快速制造等商用价值的逐渐显现,3D打印的应用场景也日益多元。目前,3D打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鞋类、工业设计、珠宝、工程、航空航天、牙科、汽车等领域,国内外一些制造厂商也开始借助3D打印来制造飞机座椅、汽车发动机等,这些厂商借助3D打印前沿技术来生产产品后,产品的生产工艺加快革新,其外观设计和内在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3D打印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之中,其在航天航空以及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尤其受到业内人士的推崇。2017年,3D打印在航空航领域应用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已经超过了25%,并且随着我国对于航空航天领域建设的重视,这一数值有望进一步增加。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3D打印能够较好的符合定制假肢、义齿等的要求,医疗保健领域将会紧随其后,在3D打印应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目前,我国国内从事3D打印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这些企业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打印机及工业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将越来越多样。例如,知名3D打印服务商先临三维公司,正致力于研发并制造面向工业生产、教育消费、生物医疗等多个应用方向的3D打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