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即智能化的自动执行的契约。从总体来看,智能合约和传统合约大的不同在于,智能合约手续简单、快速、便捷,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具体来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合约执行的步骤和流程都可以在没有第三方中介参与的情况下运行,这就提高了合约订立的效率,为订立合约的双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与此同时,智能合约中的数据信息是无法篡改的,由于这些合约都保存和记录在区块链上,要想篡改这份合约就必须篡改整个区块链的账本,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易实现,因而降低了传统合约中数据被人为篡改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存储是分布式的,这就使得各种合约的自动执行成为可能,还能避免重复传统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整套繁琐的流程。由于智能合约在、智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一些业内人士已经开始积极探索智能合约的应用新途径。
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业内人士逐渐发现了智能合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从整体上分析智能合约应用的利弊,才能充分发挥智能合约的价值,并提升智能合约建立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据研究人员分析,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合约是否可信、合约的创建是否符合规范等方面。例如,智能合约的创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业界规范。由于合约的创建要求以数字形式来进行定义承诺,如果合约的创建过程不够规范,就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订立智能合约的双方还需注意合约代码是否存在漏洞。订立智能合约的双方在订立智能合约时,如果不能确保代码的真实和准确,那么在履行智能合约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到病毒的攻击,双方基于智能合约交易的公平性也难以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