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之中,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渐加剧,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让各国的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严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国普遍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看作是新时代发展的关键技术,全球开始掀起一股智能化的发展潮流。
同时对于我国来说,在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多年里,虽然制造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由于长期从事低端制造、加工代工,在核心技术、创造创新方面大有欠缺,制造水平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制造发展竞争力有待提升。
因此,不管是出于迎合国际智能化发展潮流趋势的原因,还是出于想要改变制造现状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国都毅然决然的投身到智能制造发展之中,希望能依靠先进技术的助力,推动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鉴于此,从2015年颁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以来,我国便加大了对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同时增强了在企业资本红利、行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补助和推动,为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创造出了良好环境与巨大空间。
在技术、资本、政策和人才的多重助力下,时至今日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其作为我国自动化生产的关键助力,已经在众多行业得以应用并取得成效。其中,汽车、制药、3C和新能源四大领域无疑具代表。
汽车制造领域。当前,汽车制造业自动化程度本身就很高,生产流程中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已经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广阔空间。而随着智能汽车的提出和发展,也给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的能够技术营造了落地场景。更为重要的是,汽车市场巨大的存量需求,给汽车生产提出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更高要求,这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
制药领域。制药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与汽车行业基本相同,一方面是市场增速不断提升带动了智造需求的快速上涨;另一方面是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品质、用料、生产、数据等方面的严苛,为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需要依靠智能制造技术进行管理、生产和监督。
3C制造领域。3C行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力产业之一,对人力需求具有较大依赖,但由于人力成本的提升,上游环节对于自动化集成装备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迎来爆发。同时,随着敏捷性、柔性、精益性制造要求的不断提出,机器人技术研发也不断加快,这成为智能制造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能源领域。新能源在生产过程中很难依靠人力完成,从诞生之初基本就靠自动化,具有“智能制造”发展的先天基因。目前,在能源问题影响加剧,国家重视强大新能源发展的情况下,新能源具有强劲发展动力,而这同样是智能制造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