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未来需要更大的开放与合作

   2020-07-30 工业品商城189
核心提示:1959年,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之后,全球逐渐进入到关于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热潮之中。我国虽然引进与起步发展的时间较晚,但在生产和生活领域,机器人的融合应用水平也不遑多让。  在装备制造方面,越来越多的机械臂已经凭借高负载、高的操作能力取代了工人的双手;在物流配送方面,智能仓储机器人和无人搬运车也不断提
     1959年,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之后,全球逐渐进入到关于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热潮之中。我国虽然引进与起步发展的时间较晚,但在生产和生活领域,机器人的融合应用水平也不遑多让。
  在装备制造方面,越来越多的机械臂已经凭借高负载、高的操作能力取代了工人的双手;在物流配送方面,智能仓储机器人和无人搬运车也不断提高着运输效率;同时在生活服务方面,家用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也正努力成为每一个家庭的标配......
  行业应用是一方面,市场发展又是另外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明显的较快增长,从2012-2017年,5年来的平均增速接近60%,市场规模和需求双双占据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兴起和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
  据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来到新的87.4亿美元,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各项数据再创新高。从机器人类型来看,2018年关节型搬运机器人依旧强势,其销量稳步而快速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机器人质量的提升。
  同时在2018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协会主席曾感慨:“纵观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应用领域是搬运材料和焊接,主要应用行业是汽车和电子制造业,主要使用地区是中国。”这不仅道出了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实际,更展现出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未来发展前景令人看好。
  不过,产业发展有喜亦有忧,政策、需求和销量等方面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技术、应用和规范等方面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目前,随着机器人发展进入2.0时代,过去以设备速度、精度、负载和可靠性建立的衡量指标,已经逐渐被设备自主决策能力、运动和交互能力等取代,新性能变化带来的新要求对不少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创新能力带来了挑战。
  同时行业人士认为,当下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也已经不限于工业制造领域,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正逐渐进入到艺术、文学等各个行业。面对这一新趋势,企业不仅要注重与新技术的融合应用,还需要在硬件稳定性、美观性,以及软件功能性方面做出升级。
  而除开技术上的变化,面对国内产品大多集中在低端市场,复杂、高度生产能力不足,领域和产权相对匮乏的现状,未来我国也需要从核心技术、应用领域、法律规范等方面继续突破。只有通过一整套组合拳的灵活运用,才能有效攻克正在面临的种种难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