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面对着传统仓储弊端横生,落后于时代的现实问题,我国企业也是找到了有效的办法,那便是应用智能仓储机器人。2017年以来,国内企业从物流巨头到创新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智能仓储机器人,他们通过仓储场景的“机器换人”,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诸多问题。
据公开资料显示,Geek+、快仓、海康三家已经成为国内仓储机器人领域的领头羊,他们几乎占据了行业80-90%的市场份额,同时艾瑞思机器人、马路创新等也紧随其后,因为获得了广大资本市场的关注而气势汹涌。
从国内整体发展来看,近三年仓储机器人市场保持着高速增长,各家公司都受益其中,同时因为发展程度的不同而重点不一。其中的企业更加着眼于服务质量和系统稳定性、实用性,这为行业的积极向前提供了示范。另外从行业应用来看,以京东、阿里等为代表的电商企业,也推动了仓储机器人的快速落地。
简而言之,当前国内的仓储机器人行业正在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不管是老牌机器人企业、电商企业还是新型初创企业,都给予了仓储机器人极大的青睐和支持。同时,国内市场的发展态势也十分喜人,未来发展潜力和前景着实令人期待。
不过,虽然我国仓储机器人发展十分迅猛,但国际市场上频频爆出的机器伤人事件也为我们敲响醒钟:我国仓储机器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对此,国内企业必须时刻警惕、不可大意!
对于我国来说,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标准缺失问题和机器人本身技术问题。行业标准的缺失容易引发企业恶性竞争,产品标准的缺失容易带来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的标准问题不容忽视。同时,机器人技术关乎产品稳定性、功能性和调度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该方面的薄弱我国企业也需要补足。
此外,在根除痼疾的同时,我国企业也需要不忘利用研发创新提升自我。比如发展仓储机器人的纵向应用能力,增添搬运、货架等机器人的“攀爬”功能,研发相应配套的智能货架等等,都能够对我国智能仓储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