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迅猛

   2020-08-06 工业品商城168
核心提示:2014年,自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以来,我国便确立了三步走的制造强国战略。计划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发展,到2020年巩固我国制造大国的位置,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50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在此过程中,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是关键所在,机器人则被寄予厚望。  受到国家战略的支持和引导
       2014年,自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以来,我国便确立了三步走的制造强国战略。计划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发展,到2020年巩固我国制造大国的位置,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50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在此过程中,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是关键所在,机器人则被寄予厚望。
  受到国家战略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逐渐迈入快车道。不仅工业机器人连续六年位居世界大需求和应用市场,同时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在加速向服务领域延伸,让基于商用、家庭和个人的服务机器人,以及服务于军事、救援等场景的特种机器人迎来了潜力爆发和应用落地。
  目前按照上行下效,国内已有20个省市地区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相关产业园区和机器人小镇超过50余个,以广东、江苏、山东等为代表的省市展现出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行业内的机器人企业数量也在急速上升,产业链相关企业已有3500余家,国产机器人企业增量明显。
  今年两会期间,随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智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度进一步加深,再次为国产机器人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利好条件。在此影响之下,未来我国机器人不仅能够在工厂自动化方面延续积极作用,同时在智能仓储、智慧物流、智能交通以及消费领域也将取得巨大成果。
  不过,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迎来热潮的背后,国产机器人的短板也不容忽视。虽然眼下国内已经诞生了一批如新松、埃夫特等机器人企业,逐步打破了日本、欧美等强国的市场“统治”,但是除了这部分的龙头企业外,国内多数企业依然只是混迹产业链下游,担任着组装和拼接的角色。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国产机器人在质量与智能化程度比较欠缺,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不大,而之所以如此又是因为国产企业在机器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与国外巨头存在明显差距。以减速器为例,我国生产的减速器因为质量精度不高、使用寿命不长、运行稳定性不够,使得市场更青睐日本的减速器产品。技术和市场都被国外所垄断之后,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崛起便格外艰难。
  而国产减速器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标准的缺失。由于国产减速器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够完善,导致国内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移得到验证,产业链上的企业也不敢使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国产机器人想要取得突破,就应当抛弃价格战、低端化的错误思维,集合政府、行业和企业三者之力,共同推进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标准的建设,从而更好地规范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