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SVC装置能过跟踪波动无功负荷,进行随机性适时补偿,从而维持电网 电压稳定、提高负荷功率因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持续控制、噪音小、响应时间短。
在5G试点应用的速度不断加快之际,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应该加快5G安全体系建设,这一呼声也得到了诸多行业人士的响应。基于此背景,2019年C3安全峰会隆重举办,来自国家行业主管部门、重点行业和商业领域的2300余位嘉宾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了5G安全身份安全、物联网(IoT)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前沿核心议题,倡导建立全新的安全数字世界。
5月7日,在2019年C3安全峰会上,由亚信安全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发起,联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安和北京邮电大学成立了中国国内首家5G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据悉,5G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将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面向5G安全共性关键技术、产品以及成果转化,搭建创新平台,促进行业实现新发展。那么,国内首家5G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到底释放出哪些重点信号呢?
“我们10年前就到交警指挥中心视察过,今年10月份再次去视察时,指挥中心还是那种寒酸样!场地狭窄、设备落后。”昨日,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
据介绍,昆明1995年市区建成了信号控制系统,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出现系统功能不完善、容量小、系统老化等问题。加之近年来昆明主城区的范围不断拓展,现有控制范围已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同时,由于受当时各种设备逐渐进入淘汰期,出现了大量的路口设备严重老化,监控中心电视信号故障频频,信号控制监测器也基本全部失效等问题。
随着5G在各领域应用的日趋火热,5G所面临的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加快5G安全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试想一下,如果黑客侵入了智能家居系统,获取了一些较为私密的视频及数据等信息,那么屋主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就大大提高。通过构建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5G安全防护体系,就可以为屋主规避许多潜在的风险。
第二,在5G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单靠单一机构或者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今后5G安全系统的建设,将不单单专属于5G技术研发单位和部门,而是需要科技企业、高校等各有关方面的积极参与。目前,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正或多或少的受到5G带来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互联网企业为把握5G时代难得的机遇,将在5G前沿技术研发及安全防护网构建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第三,在5G安全建设方面,业内人士很有可能会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多种前沿技术。例如,云计算。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将某一地区、某一时段较为集中的恶意网络攻击类型上传至云平台,以便于其他地区的公共网络管理部门提前做好防御措施,以此降低恶意攻击所带来的损失。
第四,在加强5G安全建设时,可以采取构建网络切片安全机制、智能化(AI)主动安全防御机制等多种举措。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网络切片安全需要为不同终端提供差异化的安全保护,接入认证、加解密算法等发挥的作用尤其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