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在物流无人机的发展上已经表现迅猛,通过对中、大型固定翼物流无人机的重点关注,支干线和中转站的加速建设,以及法律、成本等方面的持续推进,物流无人机已经在研发测试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鉴于此,商业化的应用正日渐成为物流无人机发展的又一目标。而从去年开始,国家民航局等机构相继发布的《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详细阐述了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国无人机配送发展不再局限于市场的自我追逐,使得规模化的商业落地成为了可能。
有了政策的引路,我国企业在物流无人机商业化应用上也是迈开步伐。5月16日,中外运敦豪便与亿航智能在广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发布了国内全自动智能无人机物流解决方案,成功为我国物流无人机的商用之路打开大门。
据了解,双方利用该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实现首航。在一条8公里的飞行航线中,无人机仅仅花了8分钟左右便完成配送,而且不受天气等自然变化因素影响。的配送速度、灵活的配送方式、安全的配送飞行极大地满足了客户定制的快递服务需求。
可以说,中外运敦豪与亿航智能的该次合作,让我们看到了本土物流无人机商业化发展的巨大可能性与广阔前景。但对于物流无人机的商业化落地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过于乐观,毕竟在实际的商用过程中,现有的无人机还面临不少的问题。
比如,在恶劣天气下无人机如何保持飞行和控制?在配送过程中无人机遭到恶意击落、控制或碰撞事故怎么办?在与客户递送货物时,降落与起飞很大程度会受到周边环境影响,这些不可控因素如何考虑?以及无人机大规模商用之后,也有可能对空域管理、居民日常生活等带来影响等等。
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与预防,那么无人机的商用之路必然不会坦荡。除此之外,无人机的大规模商用还需要对研发成本、运营成本、产品价格等提出要求,如果不能平衡好企业、用户的投入与收益,那么显然也不可能取得长久而持续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