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端午假日出行、同样是改善旅游的体验,人工智能也能成为人们的重要帮手。而说起人工智能便离不开它的好伙伴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数据”能够给端午旅游出行带来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对路线和对景区的规划之上。
如果你体验过假期旅游人看人、人挤人的“疯狂景象”,你就会知到智能规划对于出现和旅游的重要性。依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人们能够从历年的景区旅游数据中分析出佳的出行路线和旅游景区,大化的获得假期旅游的体验,这是人工智能带给端午假日旅游者的重要价值。
和核电相比,风力发电不仅潜力巨大,而且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定型,一家知名的风能咨询公司中国项目经理高辉告诉记者:“广东的风速状况大致和世界第 一风电大国德国差不多。只要条件具备,到2020年实现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是一个合理并可行的目标。”
这样的规模相当于目前广州市全年的用电量,并能减少29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有关人士对记者透露,实际上,对广东沿海地带风能资源的开发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广东沿海几乎所有适宜进行风力发电的区域已被数家电厂“瓜分”完毕,目前它们多已进入最后的可行性研究以及战略工程的制定阶段。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随着这一大批风力发电场逐渐上马以及投入使用,广东在6到7年之内的风力发电能力将翻几番。”
早前几年,许多企业都在积极介入风电市场,其中包括香港中电控投与瑞典能源巨头ABB公司都曾经参与进来。
然而,风电“风光”的背后,却绕不过电价的门槛,风力发电上网电价要求上涨的呼声一直没有得到回应,“10月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参加了有关中国风电价格政策研讨会 ,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风力发电目前的定价机制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大方向是“风力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确定”。而在风力发电项目招标时,一些企业拼命压低价格,事实上这个价格已经无法赚钱,有关专业人士说。
根据目前公开的呼声,风力发电投资者希望能够对风电价格每千瓦时补贴0.25元,使得风电项目的最终电价达到每千瓦时0.5元至0.6元这个区间,但这个呼声从去年底传出后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回应。
与此同时,风力发电市场的另一块空间正在被发掘。“我们现在暂时不进入风电场的投资,电价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曾智勇告诉记者。
据曾智勇表示,他们的风力发电机组目前实现产业化,应用的方向几乎都集中在市政工程、照明和社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