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5G商业化应用议题开启以来,我国便一直在寻求5G与农业的亲密接触。这两年,以广州、浙江等为代表的省份始终在尝试将5G融入到智慧农业发展之中。而随着商用时代的逐渐到来,这一尝试终于迎来“开花结果”。
据各地政府网站报道,截至15日,广东省已经打造了多个5G智慧农业试验区,成功建设了覆盖全产业链条的5G农业产业集群。与此同时,14日浙江瑞安市也出现了省内“5G田”,120亩的农田接通5G服务之后,该省“5G+智慧农业”项目正式迎来启动。
从设备设施上来说,“5G田”与原来的“智慧农业”配置相差无几,都是采用机器人巡田、无人机植保、数字采集站管理等方式,协助人们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但在运行与作用上,有无5G加持则天差地别。如果说AI是让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大数据是让农业管理更加便捷,那么5G则是让两者变得更加与高速。
而这,也正表明了5G在农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串联与传输。
对于智慧农业发展中的众多智能设备来说,其作用的挥展离不开网络的加持。传统的网络快为4G,虽然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控制,维持数据的有效传输及网络的建设应用,但要想进一步推动实时化、化的生产与管理,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时,5G的出现与应用则正好带来了这方面的弥补。5G的传输速度是4G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高速的互联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机器人、无人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度,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分析的速度、实时度及度。让智慧农业各环节都实现的提速与升级。
有了5G的高速加持,未来我国农业将实现四方面的智能化提升,其一是种植技术的智能化,其二是农业管理的智能化,其三是种植过程的智能化,其四是劳动力管理的智能化。除此之外,5G与AI的共同作用甚至有望让农产品销售也变得智能与便捷,AI的智能推荐销售渠道,加上5G的远程实时沟通,将让农业的未来更加可期。
美国北美供电保证委员会(NERC)在10月中旬发布报告称,如果电力公司不尽快建造更多的电厂,铺设更多电线,北美电力系统将面临窘境
该报告预测,未来10年内美国的电力需求可能会增长19%,但目前的电力设施却只能保证6%的增长。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未来两三年,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等地区都将面临电力短缺,同时还面临着输电设施不足和老化的威胁,无法应对美国的电力需求增长。
此外,加拿大西部地区的电力供应也十分窘迫,可能最快到2008年就需要额外的发电能力。
而在欧洲大陆上,情况也不容乐观。去年欧洲电力剩余产能与总供电量的比例由2004年的5.8%降到4.8%,为历史最低水平。而这个比例低于5%时,电力安全便失去了可靠的保障。事实上,在2005年-2006年的冬季,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就曾被迫暂时限制对欧洲供应天然气以保证本国电力供应。
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中国的电力供应也面临严峻挑战。据一家政府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称,随着明年需求增加,中国电力消费可能增长9%,至29.7亿兆瓦小时。
当电力紧缺的威胁在全球蔓延,国际能源机构(IEA)执行干事克洛德·芒迪(ClaudeMandil)上周发表了一番预言式的谈话。他说,我们目前的道路“可能意味着价格的飞涨,或是更频繁的大面积停电;也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电力供应中断,更多的气象灾害———或者,所有这些情况同时发生。”
一边是欧美乃至全球的电力紧缺,另一边则是电力投资因此风声水起。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新动向
有鉴于欧美乃至全球都面临的电力供应紧张,比尔·盖兹已开始将势力范围拓展至电力市场。就在欧洲大停电的前一天,11月3日,盖茨个人的投资公司Cascade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将与公用事业企业PNM资源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将在发电以及电力交易和销售等领域进行投资。
盖茨并不是看好电力投资的第一人,此前已经有多家大型投资银行和私人股权基金公司开始进入电力交易市场,发掘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