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男耕女织的远古时代,还是在歌颂纺织女工的红色年代,可能谁也不曾想到缝衣置服这种细活也能靠机器来完成。但当前的事实就是,机器人的确成为了服装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收获着业界人士的一致关注。那么,其究竟是靠什么“征服”大家呢?换句话说,自动化生产究竟为服装行业带来了什么?
对于人口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区企业来说,自动化生产带来了新的生产模式与选择。企业可以不用担忧生产成本过高、生产效率不足以及产品的质量不合格,这一切都将随着机器人自动化、廉价化、精细化的应用而烟消云散。同时,机器人的出现也让服装企业迎来了更贴近消费者的机会,没有了成本担忧企业便能将制造工厂设在消费者家门口,从而缩短漫长而迟钝的供应链,让企业和消费者都能满足需求。
但对于以廉价劳动力为发展基础的东南亚等国家来说,机器人的出现可能就不那么友好了。机器人在服装行业应用的增加,意味着这些国家将失去大批的工作机遇和岗位。当机器人成了与人抢食的“侵入者”,这将不利于拥有大量人口且底薪的国家发展。
不过,单纯从眼下的发展来看,服装行业的机器人成本还没有低到能够动摇廉价劳动力的程度。价格低廉的人工仍然是不少国家和厂商青睐的对象,这或许是一个利好消息。与此同时,机器人在效率和质量上确实比人工水平要高,而且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机会,未来也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这也让机器人愈发受到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台积电公布的这10亿颗芯片里,只有不到800万属于华为,占比只有0.8%,且大部分是今年年前的订单。
此外,台积电宣布芯片的时间节点很有意思。近日中国的芯片股刚刚有多支市值超千亿,今年芯片指数累计涨幅达49.46%,我们宣布要在2025年实现70%的芯片自给自足,这时台积电立刻宣布7nm芯片数超十亿,意义耐人寻味。
虽然当前没了华为的订单,但台积电的芯片并不愁卖
2020年下半年,由于苹果转向5nm工艺,芯片制造商AMD将成台积电7nm第一大客户。这是让台积电今年上半年的7nm产能利用率维持满载的关键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机器人进入并颠覆服装业已经是大势所趋,不管其带来的是机遇更多还是挑战更多,都已到了不可逆转的阶段。但机器人发展也并非就因此而一帆风顺,在应用过程中其同样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予解决。
当前,以缝纫机器人为表达的服装生产机器人除了在价格成本上竞争不过廉价劳动力外,其自身技术也还存在“怕软”的情况。何谓怕软呢?就是在一些面料的处理上,机器人虽然能够轻松缝纫坚硬的材质,但对于一些柔软面临却束手无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眼下我国研制出了汽车制造和航空领域的3D缝纫机器人,却在服装领域迟迟没有大突破与大进展。
随着英伟达全新一代GPU架构——图灵Turing架构的问世,新的AI应用可以提升画面的分辨率,为画面降噪、插帧等,电视台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基于英伟达AI的应用,比如在体育比赛中对成绩实时分析、对大量的视频内容进行管理、在直播中创建虚拟图像等。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Webex上召开的沟通会中,与会人员都使用软件更换了自己的参会背景,这种实时背景更换的技术就可以依靠英伟达的AI实现。
关心英伟达的用户近期最“眼熟”的要数英伟达新推出的旗舰A100GPU,智东西对A100是否具有今天英伟达着重呈现的QuadroRTXGPU一样在广电方面做出贡献的功能提出了问题。
英伟达中国区高级技术市场经理施澄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他说:“A100的架构目前暂时发布的产品还主要是针对AI和高性能运算部分,在专业可视化领域还没有基于这个架构的产品,目前为止Turing架构的RTX系列仍是现阶段针对专业图形可视化领域,以及广电领域最高级的、功能最多的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