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人机使用者树立正确的应用观念

   2020-08-26 工业品商城195
核心提示:可能谁也想不到,小蜘蛛这次大的对手竟然是无人机,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无人机只是用来自拍航拍、农业植保、交通管理、救援运输、国土测绘的好工具。但其实,这些都只是无人机的正当应用,其不正当应用同样存在,比如黑飞扰航、恶意空投、军事刺杀、隐私窥探等等。  由于无人机像很多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可
      可能谁也想不到,小蜘蛛这次大的对手竟然是无人机,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无人机只是用来自拍航拍、农业植保、交通管理、救援运输、国土测绘的好工具。但其实,这些都只是无人机的正当应用,其不正当应用同样存在,比如黑飞扰航、恶意空投、军事刺杀、隐私窥探等等。
  由于无人机像很多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可正也可邪,因此使用的人便成为了关键。在正义的人手里,无人机可以用来辅助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管理,成为人们的“好帮手”和“好伙伴”;而在邪恶的人手里,无人机则变成了偷拍、扰航、非法运输等犯罪活动的“帮凶”。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突破,发展的愈发普及,其不正当应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比如2017年,我国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的机场之中就发生了多起“黑飞”事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在国外,欧洲一些国家的大型机场也因无人机扰航而几度关停,给乘客和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度不便。
  除了黑飞扰航之外,利用无人机偷拍隐私、恶意抛投、意外砸伤等情况也数不胜数,这些事件广泛引起了民众的忧虑、恐慌和不满。鉴于此,强化无人机监管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俗话讲:“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无人机监管的不足和规范的缺失,才导致了其不正当应用的层出不穷。因此,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无人机监管体系的建设,希望拉起一张法律编织的空中防护网,为民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而根据我国现有的建设进程,目前我国已经从三大方面对无人机监管做出了具体规范。
  其一是在经营方面,2018年我国民航局发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对无人机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飞行活动提出准入和监管要求。规定无人机经营需申请经营许可证,而申请者必须满足规定的四个基本条件。
  其二是在应用方面,我国通过多部法律的实施,对无人机注册、空域申请、运行管理、适航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范。要求无人机应用必须实名注册;必须在规定空域和时间内应用;必须纳入电子围栏或接入无人机云进行管理等等。同时对任何不符合规定或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严惩。
  其三是在主体方面,我国对无人机飞手进行了职业确定和相关规范。在2016年,我国曾发布《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对无人机飞手进行规范管理;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国人社部等三部门也将无人机驾驶员列入13个新职业之中,无人机飞手在不断的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中终获得了“正名”。
       “上海是一个资源能源严重匮乏,同时资源又消费巨大的国际大都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更需要城市和产业的和谐发展。”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在论坛上介绍,上海要一手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劣势企业,一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节约化、集约化发展之路。据他介绍,“十五”期间,上海工业持续增长,能耗水平不断下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9%,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年内下降32.8%,年均降幅为7.6%,200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吨标准煤。 
       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通信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网络质量领先是通信企业的绝对竞争优势,稳定的动力设备和优良的机房环境是保障网络质量领先的必要条件。为了提高运行质量保障能力和运维管理低成本运作能力,通信企业必须建设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自2016年以来,我国制定和出台的无人机相关法律多达数十部。其中包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无人驾驶航空器专项整治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些法律为我们提供了无人机监管和治理的良好依据与办法。
  但单靠法律监管也还不够,我国那么大的无人机需求和应用市场,要想有效推动无人机产业的良性发展,保障民众与社会的长治久安,还需要从技术和意识等角度做出强调与提升。
  首先从技术角度,我国企业要加速突破无人机的相关技术,增强技术创新,保障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功能和质量上可靠,这将有效避免无人机因质量问题而出现伤人事件;其次从意识角度,我国也需要加快无人机的普及和素质教育,让无人机使用者树立正确的应用观念,从一个个细小主体出发终助推整个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