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

   2020-09-01 工业品商城178
核心提示:据今年7月初市场调研机构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全球出货量有望突破2.229亿台。其中,智能手表和耳塞式设备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此外,IDC预测多家厂商会不断赋予耳塞式设备更多的功能,例如弥补用户听力障碍的损失、微调用户的日常听觉体验等。除了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外,医疗界人士也在积极行动。 第一
       据今年7月初市场调研机构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全球出货量有望突破2.229亿台。其中,智能手表和耳塞式设备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此外,IDC预测多家厂商会不断赋予耳塞式设备更多的功能,例如弥补用户听力障碍的损失、微调用户的日常听觉体验等。除了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外,医疗界人士也在积极行动。
       “第一届北京国际交通信息应用与服务发展论坛”是一次政府、专家和产业链厂商运用高科技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对话,本次论坛还将制定动态交通导航应用标准,并以奥运为背景,展示动态交通导航商业化的直观体验和感受。论坛的主承办方——导航电子地图专家四维图新公司与致力于动态信息发布和服务的世纪高通公司,正在积极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厂商, 配合北京市有关部门,致力于动态交通信息广播与车载卫星导航技术的结合,目前已经成功建成适时动态路况播报的北京公众出行网,为奥运和北京智能交通服务。
  “动态交通信息卫星导航应用技术”以出租车为例,信息采集完毕之后统一录入到数据库中,然后通过广播电台等发射系统将实时交通信息发布出去,车载导航系统对其进行接收和更新,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出行方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15个国家,均采用了RDS-TMS实时动态交通系统;日本采用了VICS系统;美国采用TMC系统。实时动态交通信息的应用解决了这些国家的堵车景象。
        传统的捻线工艺是采用若干种设备进行初捻、并股以及复捻等多层加工工序,其缺点是劳动力占用多、自动化程度低,设备与厂房投资大,能耗大。国外的一步法复合捻线机比国内起步早,代表性的企业有意大利LEMA公司和日本柿木株式会社。国内也有企业仿制一步法复合捻线机,但由于锭速低、卷装容量小,不能适应织造用股线产品的生产,而且采用机械方式控制,成筒形状单一,捻度与捻向调节困难,不能实现实时控制。一种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高,适应于织造用股线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电脑控制复合捻线机将愈来愈为捻线生产企业所青睐。
  杭州长翼纺机公司开发的“一步法数控复合捻线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设备采用双面双层的形式,将制线加工所必须的初捻、并合和复捻工序集合在一台设备上一步完成。捻线机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对初捻捻度的实时自动调节和对初、复捻捻度比进行动态恒定控制;对各工艺参数,如复捻锭慢速启动及动态调速、卷绕角和成筒形式、差微动程与周期等,进行自由设定和全过程监控,缩短传统工艺流程;在股线的卷绕成形上采用步进电机计算机控制,增加成形种数,提高成筒质量;通过计算机智能化控制变频的动态,达到初捻锭速随复捻锭速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对初捻复捻捻度比的实时监控,有效地控制了不匀率。这一控制模式也使得初捻工艺的全电脑化设定控制极为方便,成线规格范围广,有利于多品种、小批量和快节奏的捻线生产模式,广泛适用于绣花线、箱包线、针织线、机织线的加捻制备工程。 
  对可穿戴设备有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了解之后,国内外一些医学界人士开始转变认知思维,尝试着将可穿戴设备用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鉴别帕金森病震颤的严重程度等细分医学场景。在慢性疾病防控方面,可穿戴设备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已经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注意。提早做好慢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对于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来讲意义重大。
  实际上,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在临床上已经开始使用,比如常见的血压计、心电图仪、血氧仪等均可携带,检测后使用计算机就可对各种数据进行读取和分析。客观地说,可穿戴设备行业的产品形态日益丰富,企业竞争纵向比拼的是技术、功能等硬件领域,横向则较量的是一个企业是否拥有深挖用户需求、打造产品价值的新思维。从长远来看,哪家企业能够在深耕用户需求之后产出革命性产品,哪家企业就更有可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王者。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