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5G在各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推进,这一点在制造业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创新5G应用模式、开拓5G的应用新可能,已经成为了当前5G应用的关键要务。在采矿业,基于5G技术的采矿车投入应用,为采矿安全生产、管理等带来了一种新的方式。
近日,采矿业发生了一件大事。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7月下旬以来,我国煤炭行业首批基于5G技术实现驾驶无盲区的大型矿车正式在内蒙古扎哈淖尔露天煤矿投入运行,实现煤矿生产无盲区智能监控,这一消息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那么,“5G矿车”投入应用后,到底使煤矿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500亿巨大蛋糕十分诱人;500亿的效益非常可观。想象中作为有经营头脑、有成本意识、有效益观念的企业家们应该是挤破脑壳来抢、挖空心思来争。但让人不解的是,这个500亿的蛋糕在国外是香得醉人的产品,在国内却受到冷落。
500亿巨大蛋糕十分诱人;500亿的效益非常可观。想象中作为有经营头脑、有成本意识、有效益观念的企业家们应该是挤破脑壳来抢、挖空心思来争。但让人不解的是,这个500亿的蛋糕在国外是香得醉人的产品,在国内却受到冷落。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宣传不力,认识不够等等,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国有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利益链条,锁住了对这个蛋糕的分切,流行的潜规则制约了500亿效益的产生。
尽管近几年的改革已经触及到国企的产权,但许多国企仍然在吃大锅饭。企业经营的效益与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还不是十分紧密,即使企业亏损,要么是财政补贴,要么是产品涨价,最终是由全国人民埋单,丝毫也不伤及责任人的皮毛。就算是亏损太多、社会舆论太大,对经营者的处理也不过重则免职,轻则易位。
5G技术给采矿活动所带来的影响,为显著的一点就是监管效率的提高。通过在采矿场所四周高地上安装5G通讯基站和监控摄像头,矿物生产的管控也变得更加科学和合理。具体来讲,在每台作业车辆内、外部安装监控探头和司机防瞌睡系统,有助于管理人员实时了解开矿活动的实时状况,从而对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及时改进和调整。
难道在采矿活动中,就只能应用5G这一种技术吗?其实,除了5G外,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也存在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已经逐步投入了采矿、石化、冶金等行业的细分场景,无人驾驶矿车在未来也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
搭载了物联网、5G等技术后,矿物开采、储运等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在室内的安全环保监管中心,采矿企业通过建立起内部管理和现场管控两大信息化系统,可实现自动识别、报警矿车驾驶员超速与驾车打手机等违规行为,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等疲劳现象,值班人员根据报警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到场处理,也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采矿活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