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图书馆迎风盛放

   2020-09-07 工业品商城176
核心提示:如今,除了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5G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向着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领域扩展。图书馆作为读者也阅读书籍、静心自习的重要场所,其职能也开始向着单一的读物供给转向知识传播与互动。一些地区立足实际,已经开始积极探索5G在图书馆的多元化应用可能。  8月17日,由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和市图书馆联合打造的5G体验
       如今,除了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5G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向着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领域扩展。图书馆作为读者也阅读书籍、静心自习的重要场所,其职能也开始向着单一的读物供给转向知识传播与互动。一些地区立足实际,已经开始积极探索5G在图书馆的多元化应用可能。
  8月17日,由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和市图书馆联合打造的5G体验空间对外开放,向到场观众展示了5G在图书馆方面新应用。当天,在体验空间正式开通5G网络后,5G手机的下载速率可达1.2Gbps,非5G手机用户也可连接由5G信号转换成的WIFI信号,尝试体验“5G速度”。在体验空间内,5G+AR阅读、5G+智能书写系统、5G+VR科普百宝箱、5G+VR实景演出等,都为现场参与者带来了一种新奇的用户体验。
  就“5G+VR科普百宝箱”来说,通过打开像行李箱一样大小的行李箱,人们就可以点击查看包括地理、历史、天文等在内的多种课程,快速准确的了解相应的知识,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扩大自己的见闻。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5G、VR的技术的有力支持。
        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说,“该工作极其令人振奋,它提出了解决纳米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的方案,那就是如何为许多研究组发明的纳米器件提供电力的问题。王教授利用他首创的氧化锌纳米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示了巨大的创造性。”
       米器件因为具有尺寸微小、功耗小,反应灵敏等独特优势,一直是纳米学术界前沿的研究领域,而要真正让这些微小的器件工作起来,就必须给它们输入电能,只有实现了自带电源的纳米器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纳米系统。先前的研究大多只集中于纳米器件本身,而没有考虑为其输入电源的问题。
       发电需要能量,而人在走路、呼吸时都会产生能量,能否将人体自身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纳米器件所需要的电能呢?王中林教授想到了这个主意,他说:“如果有一种微型的装置能将生物体内的生物能量转化为电能输送给纳米器件,同步实现器件和电源的小型化,是最为最理想的事。”
      这个想法很快被付诸实施。利用氧化锌纳米线的独特性质,王中林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研制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纳米发电机,发电效率达到了17%—30%,完美地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发电功能,为自发电的纳米器件奠定了物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流通的渠道日益多元,提供免费阅读书籍的场所也不断增多。图书馆、读书角、24小时自助借还书屋、各种书院等也为人们获取并阅读书籍提供了许多便利。而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为图书馆赋予了更多科技感和现代感。
     SEMI预估,在整体半导体产业景气仍呈现正向发展的同时,近年内半导体制造与后段封测设备的销售数字仍会逐年成长,除今年销售额将较去年成长24%,达406.4亿美元外,明年也会较今年小幅成长3.7%,达421.4亿美元,到了后年再成长13.3%达477.7亿美元,而SEMI的执行长 Stanley Myers也认为,基于市况不错,半导体设备销售在2009年前有机会上看500亿美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