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校的AI人才培养计划虽然令人欣喜,人工智能的“开学季”虽然已经开启,但我们还是要明确这只是开始,还没到丰收的季节。在该阶段,只是确定了人才问题解决的大体方向和相关行动,其中的具体实施和一些问题还远未处理。
比如目前,在新设立的AI学科中,由于综合性和交叉性过高,在教学重点和专业性上还不够精细和精致。同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国内也缺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标准,在技术设施与师资力量上也较为薄弱。此外,企业抢人战的愈演愈烈,也不利于吸引充足师资,缺乏企业与政府的助力,高校自身也缺乏培养的资金、技术和环境。
ABB集团电力产品业务部负责人尤柯尔(BernhardJucker)说:“ABB的技术可以帮助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在降低对环境不良影响的前提下,满足其快速经济发展的需求。”该试验中心于11月14日正式启用,距离ABB在路得维克的高压直流总部仅100米。
中国和印度一直在寻找更加可靠的供电方式,因此将会成为该项技术的主要受益者。在未来的10年内,印度将建设5条输电容量在6000兆瓦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与此同时,中国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每年建设一条容量为5000兆瓦到6400兆瓦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近期,网上有关AI应用的话题与争议着实不少。前有一夜爆火的换脸APP“zao”,因被曝侵犯用户隐私而不断修改协议,并终被工信部约谈整改;后有高校课堂采用“刷脸”考勤,遭质疑存在监控学生、侵犯隐私等风险,而饱受口诛笔伐。
透过两起事件,我们看到在智能化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人工智能的应用其实并不都是那么“阳光明媚”。作为全新生产力,AI的发展在繁荣中也夹杂着蛮荒,在狂飙中也袒露出软肋。其就像一把双刃剑,稍不注意就可能“伤人伤己”。
那么面对如此局面,行业和我们又该怎么去做呢?如何才能让AI的发展与应用既让人感到舒心又让人感到安心呢?或许大家可以从下文找到些许答
根据平均人均耗电量估算,一条6400兆瓦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可以满足印度5000万人口和中国1400万人口的日常用电需求。南非和巴西也计划建设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ABB全球电力系统事业部的经理PerHaugland介绍:“一般情况下,发电区总是远离用电区,因此全球对远距离、大容量电力传输的需求与日俱增。通过提升传输线路的电压等级,可以在环保方面创造相当大的优势,比如降低电力损耗和减少所占用土地的空间。”
这些问题都深深困扰着AI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总的来看,我国AI人才建设终究只是起步阶段,不能被“开学季”的狂欢所冲晕头脑,未来国内政府、高校和企业还是需要针对建设途中的问题一一解决,才能真正迎来行业发展的“丰收季”。
Intersil台式电脑电源产品部销售经理Philip Chesley说:“Intersil的小尺寸ISL6545和ISL6545A为今天的电源应用提供了最大的性能和可靠性。这些器件宽阔的输入范围(1.0V 到12V)实现了设计灵活性,而宽阔的输出范围(0.6V到VIN)使其可用于更广范围的应用中。
ISL6545和ISL6545A通过对一个在同步降压拓扑中对便宜的N通道MOSFET进行驱动的DC/DC降压转换器实现完全控制和保护方案,可以使应用更简单。一个固定频率的震荡器(ISL6545为300 kHz;ISL6545A为600KHz)在减少了典型应用成本并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设计的复杂性,并使这些器件可用于小尺寸的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