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EE Times报道,高通公司从2004年左右就开始在汽车芯片领域摸爬滚打了。当时,通用汽车的onStar(安吉星)服务开始布局汽车联网,高通公司就一直为通用汽车提供调制解调器芯片。
2014年的CES大会上,高通推出了旗下首款面向汽车的SoC芯片骁龙602A,在当年的CES大会上还展示了搭载这块车机芯片的奥迪样车。
高通在这辆奥迪A4的车窗玻璃上还打出了口号“全球首款可用4G LTE网络的汽车”。不过,拥抱骁龙602A的车企仅有奥迪一家,从2017年起,除奥迪A8旗舰系列之外,还有多款车型搭载了骁龙602A车机芯片。
2016年的CES大会上,高通发布了第二款车机芯片骁龙820A,这块芯片和当年高通移动设备的旗舰芯片骁龙820的参数几乎完全一致。
除了820A整体的解决方案,高通还带来了单独的4G LTE调制解调器、Wi-Fi蓝牙芯片、动力电池无线充电以及Atlas信息娱乐SoC……可以说CES 2016才是高通正式进入汽车芯片市场的时间。
既然高通“用料”这么足,如果价格和稳定性上合适,车企也不是不能考虑用高通的芯片。两年之后的2018年CES,高通宣布了首批达成共识的车企,捷豹路虎汽车、本田、比亚迪旗下的车辆都将搭载骁龙820A车机芯片。
当年的CES大会上,捷豹路虎汽车高级产品总监Nick Rogers说:“ 汽车行业也正在向着5G时代迈进,高通的820A车机平台将会为捷豹路虎旗下的车辆带来超快的网络连接和更好的计算能力。”
从Nick Rogers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捷豹路虎正向着汽车网联化的方向发展,而骁龙820A内嵌4G LTE网络模块,车机芯片之外不用再买外挂的模块,高通的这个解决方案让车企很省心。
2018年,第十代本田雅阁成为首款搭载高通骁龙820A车机的量产车型,比亚迪方面表示,从2019年开始,也计划使用高通820A芯片。
在顺利拿下几家传统大厂之后,高通把目光转向了中国的新造车公司。
中国的新造车公司起步比较晚,有些是自主车企的高端品牌,还有些只造电动车。这些品牌没有太高的知名度,品牌影响力也比不过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牌车企,这些新造车公司希望以车载系统、车内智能化等能力取胜,更强的芯片、更好的屏幕就成为必要硬件。
2018年~2019年,高通拿下了小鹏、理想、领克几个品牌,小鹏、理想全线产品都搭载了骁龙820A车机芯片,今年3月上市的领克05也搭载了骁龙820A车机芯片,高通的车机芯片市场正在快速扩大。此外,今年上市的奥迪A4 L也从此前的602A升级成820A,处理性能提升之后,车机运行也会更加流畅。
除了高通之外,英伟达、英特尔、地平线也作为汽车芯片领域的新玩家入局汽车芯片行业。不过,这两家公司稍有不同。英伟达注重发展自动驾驶芯片,而英特尔和地平线一手抓自动驾驶,一手抓车机芯片。
眼下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高度依赖AI技术,而GPU在AI计算领域,又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借着自动驾驶浪潮,英伟达不断在推出自动驾驶芯片产品。
2015年起,英伟达发布了第一代自动驾驶芯片Drive CX,不过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从第二代Drive PX2开始,英伟达才开始在自动驾驶芯片市场上大放异彩。
2016年,英伟达推出了Drive PX2,深度学习计算能力可以达到每秒20万亿次(20DL TOPs),相当于当年150台苹果MacBook Pro的计算能力。
这代芯片被特斯拉使用,特斯拉Model S、Model X等车型配备的自动驾驶电脑HW2和HW2.5都是采用的Drive PX2。其中HW2.5还用了两颗,一颗作为冗余,让芯片的可靠性更强。
2019年,英伟达推出Drive AGX Orin芯片,也是目前英伟达最强的自动驾驶芯片。
这颗芯片上集成了170亿个晶体管,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运算能力可达每秒200万亿次(200TOPS),计算能力可以达到Drive PX 2的8.3倍。
做个对比,特斯拉自研的最强的自动驾驶计算电脑HW3的算力为96TOPS,单看这个性能,与英伟达的Drive AGX Orin还有一定差距。
不过需要指明的是,目前量产车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还是L2,各家用的还是传统芯片巨头企业的产品,而英伟达的产品多针对L4级自动驾驶技术,目前还都是各大自动驾驶公司在尝试性使用。
目前,汽车导航系统的一个主要盲点,是无法识别驾驶者究竟在多层高架道路网络的哪一个层次上行驶,因为,目前汽车导航一般使用民用规格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当中有大约10米至30米的定位误差,难以判断高度。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讲座教授叶嘉安及其团队,早已于2007年,研发出可计算车辆所在天桥层数的汽车角度相差方法,并获得专利。不过,当时所需的量角仪器成本高达5000美元,且体积相当大等因素,难以落实和普及。
随着近10年来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内置有陀螺仪传感器元件,为上述发明提供了落实的新可能。如今,团队研发出“多层道路网络汽车导航的道路和汽车角度相差方法”(Angle Difference Method)的程序,用户仅需要将这种程序下载到有电子地图的智能手机上,并配合一个价值约100元的车载汽车诊断仪,两者以蓝牙连接即可使用。
随着近10年来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内置有陀螺仪传感器元件,为上述发明提供了落实的新可能。如今,团队研发出“多层道路网络汽车导航的道路和汽车角度相差方法”(Angle Difference Method)的程序,用户仅需要将这种程序下载到有电子地图的智能手机上,并配合一个价值约100元的车载汽车诊断仪,两者以蓝牙连接即可使用。
车机芯片领域,特斯拉MCU2(第二代车机电脑)就采用英特尔Atom凌动A3950处理器,带动了特斯拉车上的一块1080P级别的屏幕,显示清晰度高,同时运行也较为流畅。
2017年,英特尔砸下153亿美元巨资收购传统汽车芯片厂商Mobileye,并借助Mobileye的优势发展自动驾驶芯片业务。
被英特尔收购之后,Mobileye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风生水起,特斯拉、宝马、大众汽车、奥迪、日产、凯迪拉克都曾使用Mobileye的自动驾驶芯片。根据英特尔发布的数据,Mobileye的芯片已经为25家车企的300款车型提供了EyeQ系列芯片,2019年的收益达到8.79亿美元(约合61.5亿元人民币)。
据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介绍,截至2019年底,Mobileye旗下产品EyeQ系列芯片的累计出货量已达到5400多万,被搭载在全球超过5000万辆的汽车上面。此外据了解,2019年全年,从L0到L2+,Mobileye共有1750万的芯片出货量。
另一家芯片企业地平线近两年也进入了汽车芯片市场,并开发出Journey 征程芯片和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今年,长安UNI-T就是搭载了地平线征程二代芯片,算力达到4TOPS,也加快了自研芯片的量产装车之路。此前,地平线还给理想ONE提供了用于多音区识别的相关芯片,该公司也透露还有更多的量产装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