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鉴于石墨烯材料的“超轻、超高强度、超强导电性”等优势,业内普遍认为,其是实现动力电池技术跨越式进步的关键技术。为此,2017年工信部在印发的《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就将石墨烯材料技术规定为重点发展领域。
不过,虽然石墨烯材料的确优势出众,甚至有可能“改变21世纪”,推动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进展,但是对于新能源领域来说,要想让石墨烯材料转变为真正的“石墨烯电池”,从而让电动汽车“脱胎换骨”却是一件难事。
为什么呢?事实上石墨烯材料应用已久,其主要作用一般是用来提高导电的性能,而并非研制纯正的石墨烯电池。专家表示,真正的石墨烯电池成本太高,就当前的技术水平和试产情况来看,不太可能实现大规模量产。
传统地震速报、预警等均为震后监测,无法随时直观地监测地下应力和能量的动态演化情况,而地下云图则是提升地震预报科研能力的“敲门砖”。 王暾团队研发了“地震预警”APP可及时推送地震预警信息,
所以,对于广汽新能源将要发布的石墨烯电池,不少人认为,或许依然是添加了石墨烯材料,而并非真正的石墨烯电池。当然,到底是石墨烯电池,还是使用石墨烯材料增强导电性能,还得等上一段时间,由广汽新能源来公布答案。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说,这是一项地震预报科研的新尝试。最终,我们将有望通过类似于气象预报看云识天气的方式,对地下云图进行自动或人工分析、研判,促进预报地震科研水平提升。
各大巨头纷纷推出动力电池新技术,无非都是希望抢占更多市场。此前,国产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主要由国外的LG化学和松下提供,今年前四个月,两家公司累计为特斯拉供给了1.45GWh的动力电池,其中大多数为LG化学所提供。
据悉,新建设的川滇地下云图网的主要科学目标是,解决浅源(深度小于20千米)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难题。临震预报是指对某地几天以内,在较小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做出的预报叫临震预报。
现在,这一格局将会有所改变。据宁德时代透露,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也将成为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可以看出,特斯拉在动力电池供给多元化与电动汽车产量提升方面具有现实需求;而宁德时代显然也会高度重视这一难得机遇。
王暾说,地下云图网不需要“打孔”深入地下,就能实时掌握地下应力、能量,同时,地震的发生是力学过程,地震的发生只与应力、能量的积累程度和断层的断裂强度有关,对临震预报而言则不需要考虑地震孕育的复杂性。最后,川滇地下云图网覆盖区域内频发的地震将提供大量有效数据,促进地震预报科研。
对于宁德时代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除了经济环境因素外,以日韩为主的国外电池巨头相继入局中国,对国内电池企业施加了很大的竞争压力。LG化学、松下、三星SDI等公司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步提升,这一趋势恐怕难以短期内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