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精确测量珠峰具有非常巨大的科研意义。其不仅可以让地球运动学板块运动等领域受益,同时也有助于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鉴于此,为顺利完成任务,本次共有30余名人员一起参加。
工厂自动化、智能制造的实现离不开智能物流系统的支撑,而智能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大量的数据及信息采集与传输都需要依赖于传感器这一核心设备。可以说,传感器是整个物流体系的基础产品,特别是能与大数据和工厂自动化相融合、能够通过互联网或“云”实现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智能传感器,已成智能物流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因此,智能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正加大对传感器特别是智能传感器的需求,推动传感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其一是珠峰高程测量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技术,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有助于对多种测量技术的应用,以便更准确获取数据;其二是雷达、测量仪等测量设备必须由人带上去,普通无人机无法携带;其三是珠峰峰顶气流不稳、气温低、多大风,无人机无法在峰顶飞,且当前大家也没有机器人峰顶作业的经历和经验。
他们从今年1月份就在北京开启集训,一直练至4月相关体能、技术、登山理论等都达标后,才正式开启登峰测高任务。可谓经历了重重选拔,并且熬过了前期艰苦的准备时期。
也就是说,综合来看目前无人机无法测量珠峰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功能和经验不够。但李国鹏同样表示,无人机协助和代替人力测量珠峰,“在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那么,既然人力测量珠峰准备时间又长,过程又艰巨困难,为什么不用直升机或者遥感卫星测量呢?针对这一问题,日前我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以及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给出了答案。
他表示,不用直升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珠峰顶部空间小,直升机无法降落,且螺旋桨引起的风易引发雪崩,所有用直升机送人上去测量的办法不现实,只能人力登上珠峰。
而之所以卫星遥感也不靠谱,则是因为目前的卫星遥感影像主要用于地表监测,它虽然可以获得地表一些信息,但在精度上远远不够,所得到的高程精度大概是两米,完全无法匹配珠峰高度。此外,卫星遥感也只能测雪面高度,无法进行雪深测量。
既然直升机和卫星遥感不行,那无人机呢?无人机有大有小,不会像直升机一样造成雪崩,同时无人机可以近距离飞上去测量,在精度上也能比肩人工测量,为什么不能用无人机呢?
近几年,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以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智能物流技术需求大幅上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动化物流系统市场规模已从2001年的不足20亿元,迅速增长至2014年的425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几年将保持15%以上的快速增长。 事实上,传感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它拥有14大类、65个家族、366种技术,几乎应用于各个行业,多种多样的传感器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及传输,在此过程中如何更智能地去运行,对于将来大数据和工厂自动化的融合至关重要。传感器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是其重要性却日益凸显。
近几年,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以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智能物流技术需求大幅上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动化物流系统市场规模已从2001年的不足20亿元,迅速增长至2014年的425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几年将保持15%以上的快速增长。 事实上,传感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它拥有14大类、65个家族、366种技术,几乎应用于各个行业,多种多样的传感器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及传输,在此过程中如何更智能地去运行,对于将来大数据和工厂自动化的融合至关重要。传感器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是其重要性却日益凸显。
这同样是本次珠峰测量中网友们热议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表示,无人机不能替代人力测量珠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珠峰高程测量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技术,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有助于对多种测量技术的应用,以便更准确获取数据;其二是雷达、测量仪等测量设备必须由人带上去,普通无人机无法携带;其三是珠峰峰顶气流不稳、气温低、多大风,无人机无法在峰顶飞,且当前大家也没有机器人峰顶作业的经历和经验。
也就是说,综合来看目前无人机无法测量珠峰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功能和经验不够。但李国鹏同样表示,无人机协助和代替人力测量珠峰,“在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目前测绘无人机已经越来越常见和普及,在普通的国土测绘、文物测绘、道路测绘等应用中,无人机已经展现出了远超人工的巨大价值。其不仅测绘精度和效率更高,而且环境适应性更好,测绘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在安全性方面也更有保障。
与此同时,近期珠峰上已经搭建了5G基站,用不了多久珠峰5G商用就将成为现实,届时将为无人机飞上珠峰作业提供重要通信支持。此外,不久前具备高原作业能力的无人机也在我国正式研发试用,相信未来具备高山作业能力的无人机也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来。
在霍尼韦尔未来5年的物联网技术投资计划中,仓储物流将是重点之一,公司将投资2500亿美金用于制造业、物流业的物联网建设。其实,霍尼韦尔很早开始便非常重视在物流行业特别是仓储物流领域的布局,从收购移动条码扫描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手持终端,到收购两家大型打印机公司,继而收购Vocollect(提供基于语音技术的产品帮助仓库提高生产力),近期又收购供应链及仓储自动化技术领军企业Intelligrated。据悉,霍尼韦尔还将展开关于整个仓储物流的进一步收购行动。在SensorChina展会上,霍尼韦尔重点展示了传感与生产力解决方案、传感物联解决方案等。
智能物流对传感器提出更高要求
在智能物流时代,传感器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搜集与分析,同时必须能够与互联网或者云端进行信息交互,因此对传感器的要求更高。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更灵活的接口。传感器不仅要在控制器层实现通信,还要实现数据层的通信;二是更智能的功能。传感器越智能,提供的数据越紧凑、实用,整个系统利用数据源的效率也将越高,分析结果也更加准确。
智能物流对传感器提出更高要求
在智能物流时代,传感器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搜集与分析,同时必须能够与互联网或者云端进行信息交互,因此对传感器的要求更高。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更灵活的接口。传感器不仅要在控制器层实现通信,还要实现数据层的通信;二是更智能的功能。传感器越智能,提供的数据越紧凑、实用,整个系统利用数据源的效率也将越高,分析结果也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