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制药装备而言,近年来工业互联网概念也逐渐渗透进行业企业当中。据了解,自几年前“工业物联网”概念提出以来,一些药机企业已将工业互联网技术运用于企业的控制、生产和监测上。
实现人类与机器人的亲密接触 2015年10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利用硅橡胶与反光金开发出一款可伸缩光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软体机器人的手指,该机器人因此而能感知到小于十分之一牛顿的力,变得更加灵敏。这是毫无弹性的传统光学传感器无法做到的,甚至用聚合物制成的光学纤维也难以胜任。
例如,有药机企业打造的智能工厂以信息化系统为大脑、工业互联网为神经、自动化物流系统为血液,将各功能区域高效融合,实现整个工厂的运营智能化。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双智能局面,以机器生产机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但受制于技术的限制(过去4G通信技术无法满足一些精密工业设备的信息传输要求),目前国内的药机企业基本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结合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全国企业使用互联网占比99.5%,进行信息化建设超80%,但接入工业互联网的仅约15%。可见,工业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方面依然道阻且长。
据悉,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端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多地发布政策文件助推工业互联网发展。例如,3月20日,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
可伸缩传感器是传感器家族中一位非常年轻的成员,它的出现得益于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该装置能够赋予电子器件一定程度的伸缩性,从而适用于更多场景。例如,在运动、医疗用可穿戴设备以及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可伸缩传感器的发展空间就十分广阔。不过,目前可伸缩传感器还未正式走向市场,业界相关研究成果也并不是很多。它究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还是转瞬即逝的昙花一现呢?
在国家的号召下,地方也提出助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文件。例如,山东省提出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争创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面对传统工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关,山东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以较高的企业数字化率为基础。坚持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推进各行业龙头企业尽快完成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瞄准中小企业瓶颈,探索快速有效的模式,让其能切实体会到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好处;充分发挥新型研发组织、联盟、协会等各类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广泛的推动力量等。
自然界中有许多肢体柔软且反应敏感的动物,如章鱼、乌贼、毛毛虫等,它们给软体机器人的研发带来不少启发。而要将这些仿生机器人制作出来,几乎都少不了可伸缩传感器的帮助。例如哈佛大学在升级为美军研发的士兵软体护甲时,就考虑加入可伸缩传感器以增强设备的柔软舒适度。
无偶有偶,河北日前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通知》,提出全年重点培养各级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30个、全年推动2个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河北布局、培育“制造业+互联网”模式应用试点示范项目50个、新增上云企业4000家等具体目标,同时从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对进行了分解落实和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人类等生物之所以触觉敏锐,是因为体表分布着成百上千个生物感受器,而当前最灵敏的机器人手部也仅仅只有数十个传感装置。要实现人类与机器人的安全亲密接触,可伸缩传感器将大有可为。
另外,随着高传输速率、低延迟的5G技术第二代标准的全部制定,以及新基建热潮的兴起,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布局。
可以预见,在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或插上腾飞的翅膀,包括制药装备行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加快,一批龙头企业或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