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互联网,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2020-10-23 工业品商城161
核心提示:既然卫星互联网在海外,已经成了一个热门生意,在中国又是怎样一番景况呢?  从政策层面来看,无论是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首次以国家级别提出,推进天基信息网、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全面融合,形成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亦或是2020年将卫星互联网正式纳入新基建体系,对于这一技术本身的重
       既然卫星互联网在海外,已经成了一个热门生意,在中国又是怎样一番景况呢?
  从政策层面来看,无论是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首次以“国家”级别提出,推进天基信息网、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全面融合,形成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亦或是2020年将卫星互联网正式纳入“新基建”体系,对于这一技术本身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
  而在产业层面,目前比较知名的星座计划是“鸿雁”和“虹云”,分别发射300颗和156颗低轨通信卫星,并将在2023年完成太空通信网的建设。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规划中,将2020年导航产业产值目标设定为4000亿元,王博认为,这一目标很容易达成。 
  商业力量自然也没有缺席,比如今年1月,民营公司银河航天成功发射了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汽车企业吉利科技旗下的时空道宇,也着手招聘火箭工程师,预备涉足火箭领域。九天微星72颗卫星组成的低轨物联网星座,也将在2022年前完成部署。
       与广泛应用伴随而生的,是越来越扩大的市场。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到2118亿元,同比增长22.06%。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等核心产值达到808亿元,北斗对核心产业贡献率达到70%。 
  总体来看,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还处于项目爆发的前期。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与中国太空产业的特征直接相关:
  1.技术领先,起步较晚
  客观来说,我国的卫星技术与卫星总数都位居世界前列。而航天企业在星座计划中展现出来的多点位、快速跃升到基础能力,也说明长期的产业积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在卫星互联网领域起步晚的短板。
  不过整体来看,目前我国送上太空的低轨道卫星还比较少,仅为美国通信卫星数量的零头。而单颗或数颗卫星,对于组建太空互联网来说是杯水车薪,因为卫星会高速从地球上空飞过,数量不足就难以提供连续的通信服务。无法全面覆盖的卫星互联网,自然也就失去了意义。
  2.政策主导,商用不明
  2012年北斗开始提供商业服务时,北斗芯片的高价格,成为其产业化的致命障碍,而现在局面已经逆转。据了解,2012年一片民用级北斗芯片价格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当时GPS芯片单价仅为30元人民币左右。5年后,北斗芯片单价已降至1美元以下,与GPS芯片持平。
  我们知道,SpaceX公司已经进行6次发射,加上4月22日发射的60颗卫星,迄今为止,已经把422颗星链卫星送上了太空。根据马斯克的计划,未来还准备再增加3万颗。
  SpaceX公司在几年内,就搞定了人类历史发射量的3倍。背后固然离不开NASA和美国政府支持,但商业公司对卫星互联网的推动作用,也不容置喙。
  第一个挑战是技术本身。供应商欲利用其核心MEMS和系统技术来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工程师来说,这是一种物理限制的挑战。封装尺寸不能无限缩小,而对低能耗和高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供应商不得不改进系统,使其更智能、更具感知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技术跨越多个产品平台。   
  尤其是卫星系统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决定了其发展必须有市场力量参与来调动产业活力。
       此外,随着周遭环境的日益复杂,各类设备对众事物无时无刻的传感功能也让传感器供应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简单来说,智能传感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二个挑战源于行业宽泛的分散特性。当下,MEMS传感器的大部分收益来源于智能手机--每年智能手机销量超过十亿部,每台智能手机至少包含一台MEMS传感器。根据智能手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设定的规格,Bosch Sensortec等厂商开发了相应的MEMS传感器。
  比如2019年10月,美国陆军和SpaceX签署了一项称为CRADA的合作研发协议,由国防服务部门在三年的时间内,测试SpaceX即将推出的星链宽带网络。
  这主要得益于技术、工艺和产能的提升。现在,北斗的市场接受度已非常高,很多企业北斗芯片年销售量是5年前的近20倍。绝大部分用户购买的都是北斗兼容芯片,GPS单模芯片市场可以忽略不计。 
  而目前我国卫星产业还比较独立,主要是由国企主导,在市场推广、运营模式上偏向于保守。
   但物联网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其特点在于竞争性技术平台结构的高度分散性。在整个物联网空间,对由传感器、微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的传感器子系统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对此,一些大牌供应商如博世等需要创建集成硬件和软件的跨平台解决方案,并提供专用的应用软件。借助软件和专业应用技术,供应商在帮助客户解决具体问题时无需特意为每个应用程序定制硬件解决方案。  
  加上市场需求不明,也直接减缓了产业的发展周期。
  3.顶层计,大众区隔
  上世纪90年代,铱星计划通过电信运营商销售卫星电话的做法,也导致销量惨淡。而OneWeb、SpaceX的动作也证明,卫星互联网的销售与服务对于项目商业化,着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OneWeb就与可口可乐公司合作,利用其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点,来拉近卫星互联网与大众消费市场的距离。SpaceX就更不必提了,马斯克本身就是首席网红官,随便一条推特都能登上全球热门,为其带来了价值不菲的曝光度。
  而这样贴近大众的市场创新策略,显然在国内还十分少见。人民群众与卫星距离最近的一次,可能是在某主播的直播间感受到了“直降500万,4000万火箭服务抱回家”的刺激。
  市场教育与创新营销的缺失,也会直接增加投资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风险,从而劝退不少金主。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