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加工业在国内经济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农产品深加工不仅是使农产品资源商品化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的重要保证。据测算,通过精深加工可以使粮油薯增值2倍至4倍,畜牧水产品增值3倍至4倍,果品蔬菜增值5倍至10倍。
研究人员表示,多巴胺是监测人类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化学物质,在实验过程中监测多巴胺,以便调整医疗剂量,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关于仪器检测多巴胺水平的技术原理,研究人员解释道,血浆是从芯片内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多巴胺分子的捕获随后改变了光从传感器反射的方式,并产生了一个光学读数,显示多巴胺的水平,而使用氧化铈纳米颗粒是传感器成功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让传感器对多巴胺敏感一直是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但在传感平台上使用改变的氧化铈纳米结构是使传感器工作的关键。
在我国,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刻不容缓。据悉,今年以来,不少地方政府都发布了关于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文件,加快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步伐。如山西省太原市发布《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印发《四川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2020年工作计划》、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发布《博州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措施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等。
芯片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被广大业内人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在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即时通讯、国防军事等方面,芯片都已经得到得到广泛应用。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芯片市场状况如何呢?
为了促进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布了《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行动》表明智能船舶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等显著特点,是未来船舶发展的重点方向。
近日,Strategy Analytics手机元件技术服务发布研究报告《2020年Q1基带芯片市场份额追踪:5G助力基带芯片收益增长》报告。据该报告显示,2020年Q1全球蜂窝基带处理器市场收益同比增长9%达到52亿美元。
该报告指出,2020年Q1,收益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为高通、海思、联发科、英特尔和三星LSI。高通以42%的收益份额保持基带市场的前列,其次是海思20%,联发科14%。2020年Q1,5G基带芯片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近10%,但占基带总收益的30%。
从整体来看,目前5G基带芯片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支持6GHz以下频段和毫米波,业者有高通、英特尔、三星、华为旗下的海思。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些厂商中,高通的5G芯片产品竞争力较强。
在此背景下,中国船级社(CCS)对智能船舶制定了《智能船舶规范》,表示船舶的智能性主要可以体现在具有以下六大功能的全部或部分:智能航行(N)、智能船体(H)、智能机舱(M)、智能能效管理(E)、智能货物管理(C)和智能集成平台(I)。
另一种5G基带芯片只支持6GHz以下频段,业者包括联发科、紫光展讯等。由于6GHz以下频段已经用于4G LTE,此类芯片的研发相对容易些。值得一提的是,基带芯片的研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从开始研发到一次流片动则百万美元为单位)、竞争激烈,要想制造出智能、轻薄、体积小的AI芯片,则更是耗时长久。
在推进智能船舶的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开展了对船舶的升级换代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最新型第二代4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明远”号就是近期我国智能船舶的典型代表。
除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国内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也在持续创新升级中,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打下技术基础。目前,国内农产品深加工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粮食机械、干燥设备、压榨机械、剥制机具、制茶机械、清选机械、膨化设备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装备较为落后,粗加工过剩而精深加工不足,农产品加工损耗率较高。
对此,国内相关设备制造商需要加紧设备的创新升级,除了单机设备的技术改进,还应从整条生产线系统化、协调性出发,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快捷,同时提升产品品质。并且,要研发和推广关键技术装备,尽快实现技术落地。在设备上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化设备。
据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18%左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如今,深化农产品加工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大势。这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研究解决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领域的产业化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