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智造国产化浪潮涌动

   2020-11-26 工业品商城197
核心提示:我国每年进口集成电路超过3000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数量的2/3。当前国际形势下,集成电路实现国产化与技术升级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升级、保障供应链安全可控的重要途径。晶圆作为我国半导体产业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比如,巡检机器人身上通常会搭载有烟雾、气体传感器,当巡检现场有烟雾产生时,移动巡检装
       我国每年进口集成电路超过3000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数量的2/3。当前国际形势下,集成电路实现国产化与技术升级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升级、保障供应链安全可控的重要途径。晶圆作为我国半导体产业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比如,巡检机器人身上通常会搭载有烟雾、气体传感器,当巡检现场有烟雾产生时,移动巡检装置机器人现场和上位机同时报警;由于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故障点会存在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因此,机器人需要搭载红外温度传感器,才能快速检测发现损坏设备的位置;巡检机器人上还会通过搭载甲烷等非常规气体传感器,来对现场空气环境进行监测。
  晶圆是指制作硅半导体积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硅。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封装与晶圆制造都是芯片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技术的发展演进,封装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已成为代工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与此同时,多家企业也开始探索晶圆的制造之路。
   据了解,与以往在线监测设备相比,该变电站内的传感器感知元件具有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度以及高可靠性的特点。该变电站部署了视频、温湿度、局放、振动等65套智能感知元件以及巡检机器人,实现了变压器、组合电器、开关柜及辅助设施设备本体及环境状态的全面深度感知。   
  去年,Cerebras Systems公司率先推出了晶圆级AI处理器Wafer Scale Engine(WSE),引起了业界的较高关注。2020年,晶圆制造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在输电系统运维工作中,输电线路传统的巡检方式,是运维人员到现场仔细地对每一基杆塔进行缺陷排查,及时发现运行隐患,这对输电线路运维人员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且繁琐的工作。而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高精度巡检,则可防止巡检机器人误入带电区域,保证巡检作业安全性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来自日媒的统计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晶圆厂的座次是,台积电独揽51.5%的制造份额,高居第一。三星居次,份额是18.8%。格芯、联电和中芯国际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名。
   4月26日,江苏南京溧水区110千伏南门变电站正式投运,这标志着该电站成为全国首个投运的智能全感知变电站。之所以称其为智能全感知变电站,是因为该变电站通过运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可随时监测变电站内各种设备,及时上传数据。一旦发现出现问题,运检人员便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具体来看,2019年第二季度台积电占据全球市场的份额仅有30.4%,而如今升级到了51.5%,其增长是十分明显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一是因为5G手机兴起及升级,对芯片的要求更高,所以在5G芯片代工有优势的台积电能够获得更大的优势;其二,华为因为受到了芯片危机的影响,在5月中旬之后就开始向台积电追加7亿美元的订单。
       解决导航和引导的问题是自动驾驶汽车存在之初就需重视的方向。因为它将提供两个关键的数据信息:汽车所处的位置,以及汽车可以到达想要位置的路径。  
  从规格尺寸来看,目前全球芯片市场上,使用最主流的晶圆有三种规格:6 寸、8 寸、12 寸。现在市场上12寸的晶圆是主流,将近7成的产能都是12寸晶圆。从使用领域的角度来看,目前对12寸晶圆需求较强的是存储芯片(DRAM和NAND),8寸晶圆更多的是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
  GPS子系统现在可作为芯片(SOC)集成电路或多芯片组合上的复杂系统使用,这些芯片组不但需要电源和天线,还需要一个嵌入式、特定于应用程序的计算引擎,一同执行密集计算。虽然在集成电路中差不多都有一个1.5GHz GPS信号的内部射频前置放大器,但许多车辆都选择将天线放在车顶上,同时安装一个共同定位的低噪声放大器来使用(LNA)射频前置放大器,并将定位GPS电路放在车内更方便的位置上。 
  除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外,在光掩膜制造、设计服务与IP支持、凸块加工及测试方面提供完备配套服务,将成为行业巨头稳固自身地位的一大重要方式。此外,加快进行技术革新和制造工艺升级将成为入局者聚焦的核心内容,通过技术升级来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或许可以为一些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提供更多可能性。
   用于导航和引导的主要子系统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该接收器主要依靠60多颗低轨道卫星星座中至少四颗卫星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复杂分析、计算当前位置。GPS系统可以提供大约一米的定位精度(实际数字取决于许多细微问题),这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希望随时行驶的驾驶员,GPS接收器需要30到60秒才能建立初始位置,因此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延迟出发,直到GPS计算出第一个修正值。 
以前,罗盘、六分仪、LORAN无线电定位和航位推算等仪器和技术都已被使用在常规驾驶中,其精确性、一致性和可用性都各不相同。
而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导航和指导子系统必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并需要时刻检查车辆相对于目标的运行情况。例如,如果最初的“最佳”路径有任何意外的偏离,则必须实时重新计算路径,以避免走错方向。这与简单地在A和B之间绘制直线相比需要更多的计算工作量,因为自动驾驶汽车易受道路的限制,要进行更复杂的路径。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