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芯片却高度依赖国外。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光用在芯片进口方面的费用就达到了3000多亿美元,远超另一战略物资原油。与此同时,芯片中大量技术引自国外,国产化进程非常缓慢。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其主要好处是宽温度范围和适应各种大气环境,而且结实、价低,无需供电,也是最便宜的。热电偶由在一端连接的两条不同金属线(金属A和金属B)构成,当热电偶一端受热时,热电偶电路中就有电势差。可用测量的电势差来计算温度。
在此背景下,不管是我国芯片还是与芯片相关的领域,发展都长期受制于人。这对我国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在日前,美国便已经开始利用芯片对我国华为等企业进行制裁,这督促着我们要加速芯片国产替代。
不同材质做出的热电偶使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它们的灵敏度也各不相同。热电偶的灵敏度是指加热点温度变化1℃时,输出电位差的变化量。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支撑的热电偶而言,这个数值大约在5至40微伏/℃之间。
据悉,近日,北京中科银河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三款快速测温芯片,分别是高速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芯片GXTS03、通用工业测温芯片GX21M15、单总线高温温度芯片GX30H05。为温度传感器芯片贴上国产的标签。
热电偶由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线组成,在末端焊接在一起。再测出不加热部位的环境温度,就可以准确知道加热点的温度。由于它必须有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所以称之为热电偶。
另外,小编了解到,北京中科银河芯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在分布式温度传感器芯片方面打破了垄断。以GXTS03为例,这是一款快速测温芯片,采用CMOS工艺设计,最快测温速度仅1.5毫秒。在这方面已经达到业界领先水平,非常适合智能测温手环、手表以及其他人体检测便携式终端。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可对温度、位置、压力、转速和振动等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和控制。汽车传感器可分为环境监测、车身感知两大类。根据所测对象不同,汽车传感器可分为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汽车传感器主要用于乘用车、商用车等。
在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科技水平能从侧面反映各个国家的国力是否强盛,而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在科技大环境中,不断重复着汲取、生长、结果、落花的良性循环。每一轮循环,都会带来科技的飞跃。现在,我国为温度传感器芯片贴上国产的标签,加速了仪器产品国产化的脚步,也为我国仪器人增添了信心。未来,秉着这股坚韧、创新的精神,我国仪器界将突破更多的技术瓶颈,成为科仪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