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在AI迅速发展背景媒体与社交娱乐产业的发展仍然牵动着广大业内人士的心。一场会议的召开,也为业内专家、研究学者、科技人士各抒己见提供了一个平台。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日益增多,交通拥堵、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汽车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销仍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
7月25日至26日,以“交叉、融合、相生、共赢”为主题的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7月26日,来自国内外传播学界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AI时代下的新媒体与社交娱乐”主题,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新媒体、社交娱乐等领域的前沿应用与发展趋势。
近日,在此背景下,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正式在嘉定区启用,并同期举办智能汽车交流会。
在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表示:“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和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和社交娱乐领域也不例外。”此外,市场研究报告,也能有力地反映AI时代媒体产业的状况。
作为下一代移动终端代表平台,智能汽车汇聚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在车外环境监测与应对方面,智能驾驶依靠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雷达传感、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浪AI媒体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智能媒体产业正在不断完善。目前已落地的应用分别是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媒资管理、内容风控、效果追踪、媒体经营、舆情监测、版权保护等。
在车内环境监测与人机互动方面,以全液晶仪表、 HUD、车载娱乐系统、后座娱乐为代表的智能座舱旨在带来更加智能化和安全化的交互体验,提供更加简洁高效的交互方式,也有望成为汽车下一个颠覆式的创新点。
所谓“智能媒体”,是指人工智能在媒体场景的应用形态,在基础层和技术层的架构支撑与人工智能产业相同,在应用层上结合媒体行业应用场景形成了适合该领域需求的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
联合实验室规划占地2000平米,一期已启用,合作单位50余家。在传感器器件领域,联合实验室重点关注运动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和射频传感器六大领域以及物联网通信模块,建设了传感器大数据库,目前已收录超过10000款传感器。在传感器应用领域,联合实验室以行业及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智能汽车、工业物联网、智慧楼宇与家居、智慧农业、生物医疗、环境监测和机器人七大智能传感器主要应用领域提供验证及演示平台,以缩短开发周期,加快创新成果规模商用。
这么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提到具体的应用其实大家都早已有所接触了,比如在信息采集方面,实时翻译、突发识别和热点追踪;在内容生产方面,机器写作、虚拟写作和数据可视;还有在内容风控方面,人脸识别、敏感识别、涉政识别等,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的参与也越来越深入。
据悉,联合实验室基于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传感器关键共性技术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先进传感器器件方案,以超算为数据处理中心,开发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为先进传感器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提供相应的研发实验环境和融合方案。
智能媒体通过应用智能化视频编辑、智能拆条等技术实现了新闻报道可视化,使新闻报道的产品形态更加丰富。例如,封面新闻推出“30秒”频道作为典型产品,实现视频智能化生产,为用户提供精彩、丰富的小视频内容。
联合实验室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国产替代为基础目标,建设完整的智能传感技术应用生态链;以自主研发为长远目标,打造先进自主的核心智能传感技术以及在多学科跨领域方面的智能应用。
智能媒体时代,依旧是“内容为王”。不管媒体对新闻的制作形式如何变化,都要扎扎实实在发布优质的内容方面下功夫。争取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也能让新闻内容具有更加多元的信息价值和知识性。
随着万物感知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成为通用技术,媒体融合进入更高、更复杂的阶段。接下来,业内人士需要在科研能力、泛连接和价值属性的融合上实现突破,未来的媒体竞争力将是基于深度态势感知和真相解读的能力。
而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撑。其中,5G将会激活新型主流媒体的数据价值,成为各方争夺的核心资源。综合来讲,5G智能化的运算处理将隐藏的数据显性化、独立的数据关联化、微小的数据放大化,将使新闻资讯的传播更加稳定和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