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作为欧洲头号大国的英国首先向我们表演了“变脸”。英国政府明确表示,将在今年之后禁止国内企业采购华为设备,并在2027年之前将5G网络建设中已有的华为设备和技术逐步排除。不久前,相关媒体表示,英国已找好日本企业作为下家。
通过对相关专利的阅读,校车遗忘监控技术的研究相对集中在“主动探测”、“上下车信息比对”以及“被动巡视”三个方向。
而在英国之后,法国也紧接着变卦,以另一种形式对华为进行“间接”禁用。据法国网络安全机构负责人表示,在5G电信网络铺设过程中法国不会完全禁止使用华为设备,但该机构正敦促法国电信公司避免采购华为设备,并且计划未来8年排除华为设备。
“主动探测”,即校车熄火后,利用人体探测装置主动对人体进行探测,并在探测到信号后进行报警。由于“主动探测”能够主动探测人体信号,具有较高的探测效率,同时能够避免人为造成的疏忽,因此相关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主动探测”的相关研究所占比例接近50%,这也说明人们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主动监控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体探测装置主要有热释电红外探测器、超声波探测装置、声音探测器、微波探测器、压力传感器、体温监测模块和心率监测模块等等。
当然,如果你以为这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英法过后,还有德意!当前,德国政府虽然没有明令禁止华为,但德国电信已经直接转投爱立信,华为失势已成事实。与此同时,意大利方面表示,处于商业考虑也将弃用华为。至此欧洲主要大国都已转向。
“被动巡视”,即在校车车尾安装巡视按钮,停车后校车安全系统自动启动报警电路进行声光报警,要求司机或安全员巡视到车尾检查每一个位置上是否有滞留的孩子,然后关闭巡视开关解除报警。
除此以外,近日美国还公布了一份“5G干净网络”清单,进一步向我们展示华为的对手有哪些。在这份清单中,抵制华为的运营商已达到24家,主要来自捷克、挪威、波兰、瑞典、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丹麦、拉脱维亚、西班牙等国家,欧洲仍占据大头。
“上下车信息比对”,即通过采集、比对学生上下车信息来判断校车上是否遗留有学生,如果上下车信息不一致,判断出车上遗留有学生,则发出报警信号。学生上下车信息采集手段包括:刷RFID卡采集学生上下车信息、利用监测摄像头拍摄上下车信息、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上下车信息等。
与此同时,欧盟更是在一份网络信息安全年度报告中直接指出,保证欧盟的网络安全是5G发展中最首要任务,未来将首选本土供应商。这意味着,接下来欧盟内国家可能会更多的加入到抵制和打压华为的队列之中,更多选择诺基亚或爱立信作为合作对象。
在此背景下,不管是欧洲大国还是小国,属于华为的欧洲市场几乎集体失守。要知道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华为5G全球合作订单还有91个,其中大部分来自欧洲,是除中国外的第二大市场。而如今,华为订单已经被爱立信所超越,欧洲市场也被后者接管。
半导体行业又发生一起重大收购案。欧洲最大芯片制造商德国英飞凌(Infineon)现已同意斥资100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硅谷的赛普拉斯半导体(Cypress Semiconductor)。分析指出,这是英飞凌为进一步拓展汽车、工业和物联网技术而采取的重大收购措施。
这对于华为来说,无疑是至暗时刻。因为目前,全球迈入5G时代的国家屈指可数,欧洲开启5G商用的国家不少,但如今却已经失守,而支持华为的亚非拉等国家,则还不具备5G商用基础。在此基础上,华为5G的竞争力和全球市场占比或将遭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