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可穿戴设备来监测心脏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心脏的异动状况,正为守护心脏健康提供更多助力。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由传感、通信、数据处理组件构成,涉及传感器、显示、无线通信、数据交互、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其中,传感器、无线通信和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发展,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英飞凌表示,英飞凌的安全专长加上赛普拉斯的连接技术,将使公司加速进入工业和消费市场的全新物联网应用领域。在汽车半导体方面,微控制器和NOR闪存的扩大组合将提供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汽车全新电子架构上的应用日益重要。
早在2018年9月,英国剑桥大学就宣布,该校科研人员成立的一家创业公司研发出一款低成本的新型可穿戴设备,可监测心脏和心血管功能,这款无线设备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时进行心率和呼吸方面问题的分析。该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国内外医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英飞凌表示,借助这一收购公司能加强在北美为当地重要客户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同时也能提升在其他重要区域的实力。公司将在硅谷取得研发部门,并在战略重点市场日本扩大布局和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英飞凌希望通过实现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使公司业务模式能更具韧性。
而在国内,新型可穿戴设备在心脏健康方面的应用同样引起了科技企业与医疗机构的重视。2019年2月,jsk发布了一款智能穿戴设备—心康手环,在常见的智能手环基础上内置了ECG芯片,可以实时监测心脏健康,并进行分析、预警。值得关注的是,心康手环是一款可以替代医院中专业Holter(动态心电图)的随身心脏体检仪,它可以随时随地采集心电图数据,而后由后台医生根据心电图数据给出医师分析和建议。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Reinhard Ploss表示,计划收购赛普拉斯是英飞凌战略发展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该公司将会强化并提升公司盈利增长的速度,将业务扩展至更广泛的层面。通过此交易,希望将能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产品组合,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在汽车、工业和物联网领域开拓新的增长潜力。
近日,华米科技(NYSE:HMI)携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推出了《2020可穿戴设备心脏健康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双方基于华米科技健康大数据共同展开研究,从专业视角展现了大众心脏健康当下的状况、心血管疾病风险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据了解,赛普拉斯拥有包括微控制器、软件和连接组件等具差异化的产品组合,与英飞凌的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和安全解决方案互补。结合双方的技术资产将能为电动马达、电池供电装置和电源供应器等高增长应用领域,提供更全面先进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心脏健康一直是华米科技关注的重点领域。此前,北京?学第?医院和华米科技共同完成了智能?环监测房颤的临床医学研究,搭载RealBeats™的智能?环PPG和ECG功能判断房颤的准确度分别达到了93.27%和94.76%,该研究成果已获美国知名心脏病学期刊《心律学》(Heart Rhythm)发表。
英飞凌表示,并购赛普拉斯之后,英飞凌将会强化推动结构增长的核心,并将公司的技术应用至更广泛的领域,这将加速强化公司近年盈利增长的基础。
此外,各类医疗设备的成功研制,也为心脏疾病的诊断提供着便利。例如,无线心电监测仪。总的来讲,无线心电监测仪电路一般采用高密度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级超薄传感器,能高效捕捉心电信号,精密显示每一次心跳的微小波动细节。同时,心电算法更是采用LEAP人工智能技术,这种算法是基于前沿ECG技术,具备自主学习神经网络,且超强抗干扰,对心电波形分析精准。基于这种种优势,无线心电监测仪已经成为了医生诊断心脏疾病的“好帮手”。
英飞凌是半导体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在汽车电子、工业功率控制以及电源管理等领域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英飞凌在2018财年销售额为76亿欧元,全球约有40100名员工。英飞凌一直主攻车用半导体、功率模块与安全IC。据英飞凌的市场规划来看,在2019年,自动驾驶与电动车依然是英飞凌主要发力点。
鼓励使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大力发展网络视听、数字音频、互联网游戏等信息服务,如今渐渐在我国各地推行开来,上海就是如此。在上海市新出台《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中,就明确鼓励使用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