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仍是我国5G网络建设加速之年

   2020-12-17 工业品商城205
核心提示:据工信部此前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40万个,平均每周新建开通5G基站超1.5万个,预计到年底,就能在全国主要一线城市完成5G网络的基本覆盖。这样的基站建设速度令我们欣喜,但伴随着基站的越来越多,能耗问题却也令人担忧。  本质上,新方法通过利用氮原子核自旋提供的二次振荡器来解决这个
       据工信部此前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40万个,平均每周新建开通5G基站超1.5万个,预计到年底,就能在全国主要一线城市完成5G网络的基本覆盖。这样的基站建设速度令我们欣喜,但伴随着基站的越来越多,能耗问题却也令人担忧。
   本质上,新方法通过利用氮原子核自旋提供的二次振荡器来解决这个问题。被测场的侧向分量推动次级振荡器方向。通过使其稍微偏离轴,侧向分量会引起一种抖动,这种抖动表现为与传感器对齐的磁场的周期性波动,从而将垂直分量变成叠加在主静态磁场测量上的波型。然后可以用数学方法将其转换回来,以确定侧向分量的大小。
  5G网络传输虽然快,但代价却是更高的能耗。很早以前,网上便流传着一张5G和4G基站耗电对比图,其中明确显示,5G基站耗电量几乎为4G的3倍,能耗非常惊人。与此同时,根据此前运营商统计华为、中兴等的基站功耗,也能直观看出5G基站功耗是4G的3-4倍。
       研究人员介绍,该量子传感器建立在一个已经开发出来的平台上,利用金刚石中被称为氮空位(NV)中心的微小缺陷,以高精度探测磁场。这些缺陷包括金刚石有序的碳原子晶格中两个相邻碳原子缺失的位置;其中一个被氮原子取代,另一个则是空的。这使得结构中缺少键,电子对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无论是电、磁还是光。以前使用单个NV中心来探测磁场是非常精确的,但只能测量沿着与传感器轴对齐的单一维度变化。但是对于某些应用,比如通过测量每个脉冲的确切方向来绘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测量磁场横向分量也会很有用。
   研究人员解释说,该方法在第二维和第一维中提供了同样的精度,同时仍然使用单个传感器,从而保持了其纳米级的空间分辨率。为了读出结果,研究人员使用了光学共焦显微镜,该显微镜利用了NV中心的一种特殊性质:当暴露在绿光下时,它们会发出红光或荧光,其强度取决于它们的精确自旋状态。这些NV中心可以作为量子位发挥作用,量子位计算相当于普通计算中使用的量子位。
  其一是通过技术来解决。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对5G基站设备、国家电网设施等进行升级,一方面减少5G基站的能耗损失,保障基站对能耗的更大利用率,另一方面升级电网电力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电网用电成本,以及提供智能削峰填谷方案进行供电。
   而按照这个功耗对比,意味着5G基站的电费将会比4G多9-10倍。2018年,中国移动4G总的耗电量约为123亿元,如果全部替换成5G,则其所要承担的电费将达到夸张的1000多亿元,相当于中国移动整整一年的利润收入,这样的电费消耗无疑是令人震惊和困扰的。
  目前,包括三大运营商和华为在内,都已在跟电力公司开展共享共建,打造5G智能电网。通过针对性的5G基站建设,为电力公司提供稳定5G传输服务,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和电网运检效率,从而降低5G用电成本。据统计,这种方法每年一个基站就可以节省电费1万多。
   一个简单磁罗盘的指针能告诉磁场方向,但不能告诉磁场的强度。一些现有测量磁场的设备可以做相反的事情,精确地沿着一个方向测量磁场的强度,但是它们不能说明磁场的总体方向。这种方向信息正是新探测器系统所能提供。
  其二是通过休眠来解决。在目前5G基站建设速度远大于5G用户增长速度的情况下,5G基站的服务率和依赖度并不高,这就造成很多5G基站建成后放在那没人用,却依然在耗电支出成本。面对这一的局面,运营商们就可以采取定期休眠的方式,来降低能耗和用电成本。
   “可以从荧光中分辨出自旋态,如果它是暗的,产生较少的荧光,那就是‘一’状态,如果它是亮的,那就是‘零’状态。如果荧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某个数字,那么自旋状态就是介于‘0’和‘1’之间。”研究人员具体解释道。
  近日,洛阳联通便发布了一则消息,其内容正是“AAU深度休眠降低5G基站能耗”,即让5G基站在深夜时分这样的空闲时段进入深度休眠的阶段,以此来实现降能降本。不过,这样的做法不免受到网友质疑,同时仅适合5G发展还未成熟时使用,因此只能算短期方案。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