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智能音箱存在着诸多的隐患,但是在当前智能家居概念的持续火热之下,智能音箱市场的未来极具潜力。
由此可见,智慧路灯逐渐成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统一承载平台。这是因为,智慧路灯拥有天然的搭载能力,可充分利用智慧路灯集成的人脸识别摄像头、WIFI探针、应急报警等功能,集成监控摄像头,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人脸识别、雪亮工程、智慧交通、智慧停车等智慧城市应用系统。
据IDC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累计出货1.56亿台,在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达到2.08亿台。而在同期,2018年国内智能音箱出货量达到2188万台,2019年达到了4589万台,与智能家居市场保持着共同的上涨趋势。
相关预测称,到2021年,以智慧路灯为入口的各种硬件及服务的市场规模为3.7万亿元、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的20%。
智能音箱能够通过语音进行操作的特性使其逐渐成为了智能家居的控制中枢,随着智能家居正在逐渐覆盖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控制中枢的智能音箱也随之受益。
此外,未来还将在灯杆上加装Wi-Fi热点和相关网络设备,灯杆也已预留空间,供流动网络营办商安装5G服务的小型基站,配合香港未来发展5G服务。预计2019年底,香港会在中环、金钟、湾仔和铜锣湾装设同类智慧路灯,随后再扩至尖沙咀,届时,共计安装约400个智慧路灯。据悉,相关部门会在首批智慧路灯投入服务一年后检视成效,并征询市民意见,整个试验计划为期3年。
虽然智能音箱市场正在逐步扩张,但是提高与用户的交互能力,将成为影响到智能音箱销量的一大问题。消费者在购买智能音箱时,智能音箱是否更加“聪明”,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一大加分项。智能音箱由于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甚至“听不懂人话”,常常被戏称为“智障音箱”。所以提升智能音箱对用户语音指令的识别率,能够有更加接近人与人交流的交互体验,同时对于经常出现的误识别问题进行优化和解决,是当下各大智能音箱厂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2019年,台湾也将陆续推动智慧路灯导入计划:桃园将青埔规划为智慧城市试验场地,而台北则通过智慧路灯的试点,将路灯网络作为强大的物联网平台,导入智慧照明、安全警示、车流与人流计数、停车格空位监测等功能。根据规划,台北2019年将建设1.26万盏智慧路灯,预计3年内将逐步拓展至整个台北,共建设超11万盏智慧路灯。
其次,随着当前智能家居在我们生活中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大部分选择购买智能音箱的用户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操控家中的智能家居设备,而作为智能家居中枢的智能音箱所接入的能够进行操作的智能家居设备范围也是影响到消费者是否选择购买的重点。
据了解,智慧路灯灯杆上安装有交通探测器和全景摄影机,可记录车辆类型、速度和交通流量等数据,以协助运输署监察交通。另外,灯杆还安装有气象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收集气温、湿度、风速和降雨量等数据,通过灯杆安装的空气质量传感器,还能监测并收集地区空气质量数据,支持香港天文台和环保署相关工作。
以小米为例,通过推出一系列IoT智能家居产品,打造出一整套覆盖各个方面的智能家居生态闭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智能生活体验。能够控制的智能产品丰富度高,这也是小米能成为国内三大智能音箱巨头厂商的原因所在。因此,建立起一个以自身智能音箱为中枢的智能家居生态圈,将是未来智能音箱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2019年6月底,香港将在观塘及启德发展区路旁,安装完成50个多功能智慧路灯。这些智慧灯柱具备探测交通流量和收集气象数据等功能,其大部分智能装置都装在柱身或圆形外壳内。
此外,扩张内容覆盖领域,打造拥有独特优势的内容领域或许也是智能音箱未来可以着重发展的一个方向。智能音箱除了帮助用户提供对智能家居进行语音控制之外,为用户提供内容也是智能音箱一大重要服务功能。智能音箱厂商可以通过加大与内容提供商或内容版权方进行合作,从而能够给用户提供独家的内容信息,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以获取用户的关注度,提升用户对自家产品的粘性。可以预见,内容提供市场比较可能成为智能音箱的下一个竞争点。
其实,不光是我国的香港、台湾,目前,在国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如纽约等也已经有替换计划。
除了优化用户体验,智能音箱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厂商着重解决。在此前智能音箱发生的多起安全问题使得用户对于其安全性产生怀疑。如果厂商不能为用户提供能够保证隐私数据安全的智能音箱产品,这将极大的影响到用户对于智能音箱的信任程度,并进一步的影响到智能音箱未来的销量和前景。提升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性,是智能音箱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