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工业互联网

   2020-12-31 工业品商城150
核心提示:近年来,工业互联网从概念到落地,再到如今已是风生水起。尤其是随着5G的发展以及新基建的提出,使得5G+工业互联网一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时不时的就会引发一波讨论热潮。自去年以来,上海在全国首创性地在出租车上安装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这种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藏身在出租车顶灯的灯箱里。相应的数据也已经与环保部门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从概念到落地,再到如今已是风生水起。尤其是随着5G的发展以及新基建的提出,使得“5G+工业互联网”一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时不时的就会引发一波讨论热潮。
        自去年以来,上海在全国首创性地在出租车上安装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这种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藏身在出租车顶灯的灯箱里。相应的数据也已经与环保部门进行对接,由专业机构进行研究。 
  从整体而言,尽管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展,进入持续深耕阶段。在5G和新基建的影响下,工业互联网更加具备了加速发展的优势条件。
   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众多检测PM2.5浓度的传感器设备,但仅能满足公众日常自测的需求,缺乏统一标准,产品质量一致性差,与监测工作要求相差甚远。对此,监测中心的工程师们首先从研发价格实惠、性能达标的PM2.5传感器入手。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产业界推动5G商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进行网络升级改造的意愿持续增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条件也已逐渐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锋出席曾在去年的世界5G大会上发言讲到。
目前,走在北京的街道,如果留意的话,在信号塔、路灯杆或楼顶上,都可以发现这种微型PM2.5传感器,它不仅能精准提供空气污染数据,还能找到污染源并向监管部门报警。中科院专家认为,这套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在软硬件研发及前沿领域的探索,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最大特点是成本低、安装便捷、适用广泛。   据监测中心空气室工程师介绍,传统空气质量监测点位造价较高,且存在占地面积大、审批手续繁琐等缺点。相比之下,微型PM2.5传感器设备成本适中、无需额外占地且安装便捷,使大规模布设成为可能。
  5G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使能技术,同时工业领域作为5G的主要应用场景,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5G+工业互联网”渐行渐近,运营商作为基础网络提供者,毫无疑问在工业互联网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承载的作用和责任也日益重大。
  据悉,这套设备由两个取样口、PM2.5传感器、PM10传感器、GPS模块等组成,主要针对PM2.5和PM10两种空气固体悬浮物进行实时监测,每秒钟都有数据传输到后台。据悉,利用流动性强的出租车进行PM2.5数据监测,因与行人呼吸范围相近,尤其对于特定区域,如工地、居民区等,可获得更高密度的数据来反映局部空气质量情况,与固定监测站形成有效的点面结合,实现有效互补。 
  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三大运营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都有布局,特别是在5G工业互联网方面,与工业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设置实验试点,探索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尝试更多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
       没有直接可用的成熟产品,只能定制。工程师们给这些影响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一制定了标准,反复进行试验和调试产品,同时,为让工业级PM2.5光散射传感器满足各种条件的室外环境监测条件,达到精准治污的要求,工程师们进行了大量研发工作,并且申报了几十项专利。
  2020年时5G规模爆发的关键年,新基建对于5G产业链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5G也是新基建当中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5G所具备的特性也会打开工业应用新的机会窗口。
   传感器准备就绪后,工程师们将布设点位放在信号铁塔、路灯杆、楼顶天线等使用成本低、准入门槛低的社会公共资源上,从而需要快速织起一张高密度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据了解,5G的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大连接的特性适应工业企业内网的需要,同时作为公众网络可以以切片方式给企业提供外网服务。
    高密度、大规模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成后,在监测中心机房,运维人员只要点开软件运维管理界面,便能够看到全市所有传感器监测点位的运行状态。机房通过计算传感器回传的数据,能核查、判断是否有传感器工作异常,并根据系统指令,有针对性地及时检查、维修。再结合手机APP,轻松完成对每一个传感器及点位的有效管理。
  同时,5G无线传输平台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无缝融合,并且结合生产运营技术(OT),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支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目前,该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每天可生成近1亿条信息。基于大数据分析,可识别哪些具体时段、哪些热点网格污染相对严重,执法人员和属地可根据网格监测数据,开展精准执法和治理,执法数据准确率可达80%。目前,这一新技术正向河北、天津等周边地区辐射。未来,有望推动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  
  5G TSN技术可以实现工厂内无线TSN,保障工业互联网业务端到端的低时延;5G高频和天线技术,支持工厂内的精准定位和高带宽通信,大幅提高远程控制领域的操作精度;5G边缘计算技术,正加速工业IT和OT网络融合,提升制造工厂内边缘的智能化。
  根据IDC预测,未来将有超过50%的数据在边缘侧处理,到2020年边缘计算支出将占物联网基础设施总支出的18%,成本仅为单独使用中心云计算的39%。
  工业超高清视频和VR/AR对带宽与时延有很高的要求。工业VR/AR应用都要求快速响应,例如VR头盔时延超过7毫秒就会产生眩晕感,5G的超低时延就可满足VR要求。5G应用到Saas层,嵌入工控管理软件,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结合。以工厂的远期规划为例,不需要召开临时的生产调度会,智能ERP的执行时间可以缩短25%。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