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与智能电网才能实现相互的融合赋能

   2021-01-04 工业品商城169
核心提示:我国电网都建设在偏远地区,线路长、分布范围广,对于电网的巡检与维护工作都主要依靠人力,这样的方式不仅效率慢、质量低、覆盖面不足,同时因为环境、天气等因素,还可能给人员安全带来威胁。基于此,在传统方式巡检下的电网经常暴露出各种隐患和问题,造成供电困难。  一般的热辐射,主要靠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
       我国电网都建设在偏远地区,线路长、分布范围广,对于电网的巡检与维护工作都主要依靠人力,这样的方式不仅效率慢、质量低、覆盖面不足,同时因为环境、天气等因素,还可能给人员安全带来威胁。基于此,在传统方式巡检下的电网经常暴露出各种隐患和问题,造成供电困难。
  一般的热辐射,主要靠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传播。因此,通常利用能够接收红外辐射并产生物理变化的传感器,来对温度进行非接触式测量。这类传感器便是我们熟知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热成像,就是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对被测物表面不同点的温度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的信息扫描到光学成像系统中,以代表不同温度的有色图像显示出被测物体。 
  面对此现状,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以满足行业与时俱进的发展需求。例如2015年,我国就曾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同时今年3月,发改委也再度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加大对智能电网支持。
   当火灾被检测到后,计算机确定大火的地理位置,然后发送包括这些坐标的电子邮件来“唤醒”无人机,即相同的电子邮件也被发送给一个基站的消防员。GPS导航无人机继续自动飞向火灾发生地,使用自己的热和光学摄像头获取并将视觉传输回消防员。   消防员根据看到的情况,可指示无人机飞越特定区域,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火灾所需的内容。一旦任务完成,无人机将返回塔楼并降落在机库中,其电池将自动充电。目前,马德里应急服务部门已在测试该系统。 
  而所谓智能电网,就是利用各种前沿技术实现电网建设、管理与运维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这其中,5G对于智能电网的推动作用无疑十分瞩目。在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的特点下,5G不仅能与无人机等相结合助力电网运维升级,同时还能单独作用在电网之上,满足其高效稳定需求。
       热成像是当前最简单、有效的一种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而红外成像的基本原理是红外热效应。这是因为具有一定温度的物体,都会产生热辐射。温度越高,辐射的总能量也就越大。 
  通过加载5G技术,传统电力传输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提速、电力存储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增多。除此以外,全新的电力运维和供给也将变得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目前,据悉我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40万个,基本实现主要一线城市的5G网络覆盖。这意味着5G与电网的融合条件初步完备。
       当发生森林火灾时,消防员需要确切地知道他们所面临着的困境,以让其更安全地操作,并控制情况。近日,一个新的西班牙项目正在利用自主无人机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该项目团队创建的系统包含一个通信塔网络,每个通信塔都配备了红外热像仪和四轴飞行器无人机,存储在一个集成的机库内。通过使用摄像头,该塔能检测到1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森林火灾的热量特征。
  不过,现阶段要想实现5G与智能电网的彻底融合并不容易。因为一方面,当前我国的5G基站建设还面临严峻成本压力,基站数量并不多,网络覆盖也并不全面,而且基站主要建设在城市之中,与电网集中的偏远地区未能实现重合。这使得5G对智能电网的赋能较为困难,未来还需加大建设力度。
  另一方面,5G技术当前还处于发展初期不够完善,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5G基站数量是4G的三倍左右,密度也比4G时代大很多,这意味着数据信息被泄露或侵犯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安全风险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5G要想与国家经济动脉电网的相融合,还需不断增强安全保护,解决安全问题。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