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租车行业与司机将如何发展呢?

   2021-01-28 工业品商城154
核心提示:从政策层面来看,2020年3月9日,工信部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正式标准拟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全国实施。该标准明确了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系统的术语、分级定义、分级原则、要素、划分流程及判定方法,以及各等级的技术要求,将自动驾驶划分为0-5等级。 今年以来,我国加氢站建设被列为工作重点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0年3月9日,工信部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正式标准拟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全国实施。该标准明确了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系统的术语、分级定义、分级原则、要素、划分流程及判定方法,以及各等级的技术要求,将自动驾驶划分为0-5等级。
       今年以来,我国加氢站建设被列为工作重点。2019年3月25日,湖北首个固定式加氢站雄众加氢站建成投用。之前,武汉已有氢能汽车在运行,并建有加氢点,但面向社会车辆开放的固定式加氢站,这是第一个。 
  照目前自动驾驶的发展路径来看,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渐进式,即从传统的L1、L2、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进行迭代,整体更关注功能本身,主要面对私人用户;一是跨越式,即直接涉足L3+或L4级自动驾驶,主要对应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
   为保险起见,在加氢站内,还特意装有几十个氢气泄漏检测器,通过内置的高精度氢气传感器监测元件,传感器一旦检测到氢气泄漏,便会立刻示警,并切断氢气来源。  
  近几年,滴滴、百度、文远知行等均开启了自动驾驶行车服务。早在2018年7月,百度的全球首款无人驾驶巴士已经完成了量产下线;2020年7月,百度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和阿波龙无人驾驶巴士在大连金普新区亮相。
  为确保安全,氢燃料汽车开进加氢站后,先熄火进入待检区。工作人员对外观、气瓶、车身温度等进行检查,确保无异常后,车辆以电动模式开到加氢区,用测漏仪检测车内无泄漏后,再释放静电、加氢。加氢员的衣服、鞋子、帽子均是防静电的。加氢前,要用手先摸一个接地的金属球,以释放身上的静电。
  6月,高德与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达成合作,广州市民可通过文远知行APP与高德打车两种方式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服务。6月27日起,乘客在上海可以免费预约并体验滴滴推出的自动驾驶行车服务,审核通过以后,乘客就可以在嘉定区的测试道路上使用自动驾驶网约车。
       目前,市场上的氢气传感器,基于物理参数的不同,如电阻、热导率、声学函数、机械学函数、光学函数、电化学和催化函数以及功函数,大体可分为八种类型。
  在无人驾驶出租车上线之后,订单成本会更低,这是十分显著的一点。通过智能化操控无人驾驶出租车,能进一步解决用户的痛点。例如,在下雨等天气环境恶劣的时候,通过无人出租车软件发送乘车需求,无人出租车接到订单后不会因为路途、环境等原因而加价或者拒载乘客。另一方面,无人驾驶出租车也不会出现故意绕路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用户安全系数。
   例如,典型的电化学氢气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便是当被测氢气通过扩散栅栏进入传感器,并在感应电极表面处发生氧化反应,与此同时,负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产生内部电流。将传感器与外部电路接通,因电流大小与被测氢气浓度有关,因此,可通过电流大小来测量气体的浓度。 
  无人驾驶汽车的顺利上路,与各类智能设备、前沿科技密不可分。无人驾驶汽车主要通过摄像机、雷达传感器、激光传感测距仪等来感知其他车辆,并使用详细的地图以便导航通行。而交通数据中心则负责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实时、高效处理,所以一定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才能适应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氢能汽车和加氢站尚处于起步阶段,安全管理必须严之又严。目前,我国仅有几个加氢站在运营中,在江苏如皋、佛山云浮等地。同时,有一大批加氢站正处于建设阶段。比如,成都计划在2019年年内,建成两座固定式加氢站,用于满足该市氢能产业发展所需。根据计划,我国到2020年将建成100座加氢站,到2030年将建成1000座。 
  用无人集群建设“无人驾驶专用车道”也正逐步转变为现实。此前据央视报道,在京雄高速公路(内侧两条车道是无人驾驶的专用车道)上,部分路段首次采用无人驾驶施工机械集群进行作业,由六台压路机、三台摊铺机组成的无人驾驶智能化装备集群,完成了高速公路稳定土的摊铺及压实。
  接下来,各地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将建设的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通过车、云、路三者间的实时数据流动与交换,由云电脑承担大量数据计算,减轻车载电脑计算压力,并由道路摄像头与更可靠的高精度实时地图提供更多道路动态信息。由于无人驾驶涉及到高精地图、行为预测、车路协同、信息安全等多个专业系统,还需要业内各个企业共同推动,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平台及软件、硬件。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