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通知,五部门还提到要进一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技术产品的研发。中央财政计划通过对各种技术产业化应用给予奖励,加快带动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及整车核心技术研发创新。
超宽带能达到的定位精度足够高,超短脉冲定位器能够给出相对位置,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在这种技术保障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超宽带室内定位,能够达到10厘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从中可见,透过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大力补贴,燃料电池发展再获利好。在此背景下,目前我国燃料电池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大关,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燃料电池市场市场空间还将有望达到3000亿元。那么,燃料电池缘何会受此关注并极具潜力呢?
据悉,这种技术的启用,将使得大兴新机场未来能够对室内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可视化监控和管理,以及为每个旅客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导航和服务。
其实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各种交通问题的不断出现,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已经逐渐走上台前。相比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由于发展更快,技术更成熟,商用也更受青睐。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也因此饱受关注。
以旅客日常的行李托运为例,传统机场中行李的托运监管一般是通过节点实现,首先是通过值机柜台记录,然后是通过行李拖车送至飞机,最终抵达目的地机场的行李传送处,等待旅客领取。这一套过程中,行李具体的位置和信息很难查询,存在很多盲区。这就导致行李错运、丢失,并且难以寻回。而正在建设的超宽带则可以帮助旅客“看到”运行的迹象。
所谓燃料电池,是一种用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一般以氢能燃料为主。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池一般都是三元锂等动力电池,这种电池因为牺牲了安全性来换取能效,因此存在安全风险,这给了燃料电池发展极大机会。
超宽带的抗干扰能力和穿透性较强,特别适合环境复杂和遮挡严重的场景。而此前,在机场中,应用室内定位的主要区域为行李分拣大厅,这里布满了一条条完全自动化的行李传送带,内部信号遮挡非常严重,如果使用蓝牙或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方案,则需要布设大量的传感器,可行性较低,而超宽带可以打破这些痛点。
相比于主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由于采用氢能等为原料,一方面原料资源丰富、获取便利且绿色环保,因此不用担心能耗不足、存在污染、成本过高等问题。另一方面,因为氢燃料可再生,在持久供能性和充电效率、便捷性方面也占据一定的优势。
承建方透露,首期大兴机场将给400辆行李车安装超宽带系统,机场管理部门将可获得具体的行李车行车路线。楼内车辆都有特定的行车路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与航班的起降形成相辅相承的关系。所以,如果能更加精准地获得车辆信息,对于缓解航班延误也将有所帮助。
正是基于此,氢燃料电池近来愈发受到关注。2019年以来,我国先后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之中,为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完善了顶层设计。与此同时,诸如天津、北京、山东等省市也相继发布规划,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
事实上,除了超宽带技术,国内的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也正在利用RFID技术,实现行李的实时共享和精准定位。RFID技术,也就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其中,天津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大连编制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山东印发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北京则提出打造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试点示范城市……地方与中央协同发力,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RFID就像在网上查询网购的物流信息,这些信息是“点”状的,只能指向某个点位,而超宽带则像是“线”状的,旅客能够看到清晰的行李运输线路。RFID和超宽带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与RFID相比,超宽带是专门的室内定位系统,其定位精度精准,可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导航或提醒服务。
不过,虽然我国氢燃料电池发展正如火如荼,但其比较处于初期,因此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在氢燃料电池的上游环节制氢方面,就存在严重污染和损耗问题。此外在氢能储运过程中,也存在储运难、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