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规智能船舶“柴油机+轴系+螺旋桨”的动力系统不同,雪龙2号是吊舱式电推系统由“柴油机+发电机+吊舱式电推”组成。加装智能机舱没有先例可循,难度极大。
据外媒报道,近日,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图森未来(TuSimple)与大众汽车旗下重型卡车部门Traton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合作研发自动驾驶卡车。作为合作协议的一部分,Traton还收购了图森未来的少数股权,成为一大主要投资者。
对此,专业研发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震动干扰因素排除、智能故障定位算法等多项关键技术。吊舱式电推沉在水中,对密封性要求极高,必须解决传感器布局、安装、抗震动干扰采集等难题。面对这种情况,研发团队共为智能机舱安装了100多个每秒可采集上万个数据的感知传感器,并综合运用对象模型、专家库、数据融合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实现对设备热工、电气、振动等参数的综合评估及故障诊断,达到了理想效果。
从国内状况来看,自2018年开始,国内多家企业开始进行自动驾驶卡车的测试运营等工作,智加科技、主线科技、福田汽车等企业获得了自动驾驶商用车路测牌照,智加科技、图森未来等初创企业还获得了美国加州的路测牌照,在美国开展商业试运营。不过,受限于政策、法规等因素,国内企业多在港口、矿区等封闭环境进行自动驾驶卡车测试,仅有少数开展了高速公路的编队测试。
业内人士称,在未来智能船舶制造过程中,理想的智能机舱,不仅需要能够提供更友好的交互体验,更为重要的是能对机舱设备进行长期趋势分析,实现对设备的状态监测、视情维护。如果想更好地推进智能机舱的发展,就必须从核心传感器国产化、传感器智能化及无线通讯技术研发、机舱设备全产业链的数据积累与共享等处突破。
今年3月,长安汽车宣布首款可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全新车型UNI-T具备量产能力,并在特定区域开展了驾乘体验。该车型通过搭载12个超声波雷达、6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可有效识别驾驶环境中的行人、车辆、骑行者及车道线、护栏、交通标识牌等信息,进而引导汽车安全地自动行驶。
一般来说,光纤陀螺仪可用于无人机、直升机、民用小飞机等,作为主导航系统使用。国内正在加快低空开放工作,给民用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提供了广阔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民用飞机和无人机已经开始进入个人消费领域。可以预计,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国内对各种飞机的需求很大,必然带动对光纤陀螺的需求,光纤陀螺在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海洋活动的频繁,需要数量巨大的各类船舶,光纤陀螺的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船舶导航。光纤陀螺仪也可民用机器人领域。民用机器人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同样需要对其进行方向和姿态的控制。而光纤陀螺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正好与机器人的要求一致。
近日,一汽解放发布了L3级自动驾驶重型卡车J7。这款产品也是全球首款L3级以上量产级自动驾驶重型卡车。通过自动驾驶系统,J7超级卡车能够实现对道路及周围环境的360度安全感知,突破人类视觉盲区及极端天气条件的限制,实现安全行驶。
作为测量角速率的惯性器件,光纤陀螺具有精度高、无运动部件、可靠性高等特点,同时在同精度水平的传感器中价格相对较低,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光纤陀螺属于全固态陀螺,无活动部件,具有启动快、检测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宽,机械环境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是当今惯性器件发展的方向。它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取代了机械旋转质量陀螺的繁冗操作和诸多的日常维护,也克服了环形激光陀螺的闭锁现象,更省去了为保持小转速的灵敏度所采取的防机械抖动措施,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当前,我国乘用车年销量 2000 万辆以上,L2 及以上智能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在低位,市场潜力巨大。从长期来看,L0-2级自动驾驶重卡的发展较为完善,到2030年其渗透率将达到63%,而L3-5级自动驾驶重卡在2030年渗透率有望达到20%,并主要在高速公路场景、特定区域得到应用。
另外,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矿井开采、油井测量、石油勘探、地面车辆导航、土木工程测量和隧道开凿等,需要大量的勘探测量系统,给光纤陀螺产品带来了无限商机。
据了解,L3级自动驾驶主要由机器工作,行车电脑独立自动驾驶,驾驶员应对意外状态。基于稳定、海量连接的5G网络,搭载更快速、更有逻辑性、更加智能的行车电脑,通过GPS、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并处理信息,能使自动驾驶卡车在某种情况下完全实行自动驾驶任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车企布局的方向也会从L3级向着L4、L5级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