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智能仓储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021-02-24 工业品商城170
核心提示:传统仓储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并依赖于大量的人工操作。一般来讲,仓库货物多且杂,仓库面积大,如果只靠人工进行编码入库和信息统计,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精力和时间,且无形中会增加作业过程的出错风险。  当环境温度高或发生某些内部故障时,锂电池很容易着火或发生热爆炸。这是因为锂金属
       传统仓储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并依赖于大量的人工操作。一般来讲,仓库货物多且杂,仓库面积大,如果只靠人工进行编码入库和信息统计,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精力和时间,且无形中会增加作业过程的出错风险。
   当环境温度高或发生某些内部故障时,锂电池很容易着火或发生热爆炸。这是因为锂金属具有高反应性,常用的电解质是易燃的。目前,大多数跟踪锂离子电池温度的技术都不充分,因为传感器只能读取电池的外表面温度,但是,表面温度不足以告诉电芯的内在状态。内部温度会提供更多关于热力学的信息。但是,目前很少有方法将传感器放在电池内。 
  发展智能仓储则可以减少对人工的需求,将许多工作转交给机器人或是网络系统来完成。这样仓储员工的工作价值与工作效率将得到同步提升,让员工可以专注于其他更重要的任务,降低仓储总体运营成本,提高总体盈利能力,并更好地融入智慧物流体系中。
   国家863动力电池测试中心副秘书长王子冬说,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主要由动力电池热失控引起,但热失控的原因错综复杂,事故源头难以明确。目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经过十多年积累已经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在对动力电池的理解和认识方面,应对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是能胜任的。
  现如今,由于智能仓储能够有效节省仓库空间和人力投入,提高作业效率,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普遍选择。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仓储相关企业近202万家,其中智能仓储企业已突破6万家。2019年,智能仓储企业注册量达1.45万家,同比增长达30%。
   7月16日,由清华大学锂离子电池实验室发起的2019锂电池安全国际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开幕,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聚焦电池安全问题,探讨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的技术手段和相关措施。
  此外,据GGII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为797.69亿元,同比增长16.5%,2013-2018年的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造成了冲击,但是就国内来说,影响正逐步缩小,未来我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对于当前的智能仓储领域来说,要做的还是继续深入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推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
       然而,锂电池很容易受到热失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型储能系统来说,问题更加迫切,因为它们面临更高的漏洞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锂电池起火爆炸事故更是屡见不鲜。2019年4月份以来,国内外多个品牌新能源汽车发生起火事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调查统计,截至今年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共召回12.3万辆。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智能仓储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工智能算法能仓储的关键组成部分,借助人工智能所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可以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另外,如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机器人,可以直接替代、协助大部分仓储搬运和分拣等工作,能够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减少成本投入。
  不过,王子冬还表示,需要认识到动力电池的开发需要多学科协调推进,需要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材料企业增强沟通和合作,在多个层面上提高动力电池的整体安全性。如果说动力电池将着火放在安全考量的首位,那么消费类软包电池的漏液和腐蚀问题,则是业界较难克服的顽疾。
  除了人工智能,智能仓储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在自动识别系统和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自动搬运与输送系统等场景中应用,提高物流仓库的管理水平,提升运输和分拣效率,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值得期待。
   深圳前海久禾科技的电池安全监测设备服务于华为、三星等终端用户,负责人李永刚介绍说,利用先进的光离子化技术传感器,来捕捉电解液中的有机分子,进而判断电解液是否泄漏,这一过程可信赖度高,更容易追踪测试数据,也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分类处理。因此,对电池微短路、漏液和腐蚀问题的管控不仅要从电池配方和工艺上入手,还要借助先进的探测技术来确保隐患电池不流入市场。 
  当前,智能仓储行业的核心竞争已经逐步由技术、产品向应用、服务转变。究其原因,一是许多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成熟度,且产品开发体系也已相对完善;二是市场需求正发生显著变化,相关企业需要提炼自身独特优势,来塑造品牌影响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