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7月我国第一批3D打印医疗器械团体标准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医疗3D打印应用开始驶入“快车道”。2020年7月1日,我国第二批3D打印医疗器械标准也正式实施,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这也为3D打印技术医疗器械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政策性支撑。
最近,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图尔克最新发布了可直接接触液体和粉末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NCLS系列,扩展了其流体传感器的产品组合。此传感器系列凭借其卫生型设计和IO-link的解决方案开辟了有高清洁度要求的应用领域。
据悉,新NCLS产品系列中的产品,可用于可靠监测储罐和管道中的物位,如溢流或空转运行保护,包括散装材料和严重污染或粘稠的液体。
与图尔克当前的电容式传感器相比,NCLS系列中的产品可用于对材料有很高要求的卫生区域。将来,这将允许传感器应用在乳品厂,酿酒厂或制药公司的管道或罐中进行液位监测。
据悉,新NCLS产品系列中的产品,可用于可靠监测储罐和管道中的物位,如溢流或空转运行保护,包括散装材料和严重污染或粘稠的液体。
与图尔克当前的电容式传感器相比,NCLS系列中的产品可用于对材料有很高要求的卫生区域。将来,这将允许传感器应用在乳品厂,酿酒厂或制药公司的管道或罐中进行液位监测。
今年9月13日,总投资2亿元的3D打印精准医疗(湘潭)研究院落户湘潭高新区。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秉恒牵头,依托团队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优势,在湘潭高新区建设省内、辐射中南五省的高标准综合型3D打印精准医疗研究院。
据悉,新推出的A19250和A19350轮速传感器可与霍尔效应产品兼容,作为其替代解决方案。Allegro MicroSystems速度传感器业务部总监Peter Wells介绍说,基于GMR技术的A19250和A19350可与磁性轮配合使用,以测量速度和方向信息。
从整体来看,我国3D打印企业正以科技与健康为发展方向,致力于为人们提供医疗健康产品服务,以不断提升人们生存与生活品质为核心目标。与此同时,将专业技术和科学成果转化赋能为核心竞争力,结合资源整合优势,致力于打造国内医疗和个人防护、健康用品的强势民族品牌,也成为了许多企业努力奋斗的方向。
据悉,该系列液位传感器与介质接触,即它们的传感器头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传感器头部由耐腐蚀的PEEK塑料制成,非常耐沉积。该材料对几乎所有化学品都具有高耐受性,这意味着新产品可用于许多行业。另外,产品具有IP67/IP69K的防护等级。
在各类技术研发机构、互联网科技企业等的共同推动下,3D打印技术在国内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技术价值不断凸显。就医疗模型制造而言,借助3D打印技术可以很直观还原病灶具体情况,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解决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时的困惑。举例来说,现在医学中大多数的CT、核磁共振影像检查结果,看起来也就是黑白光影,对于疑难病灶的精准性判断还有一定模糊的边界。
除标准的液位检测外,设备也可检测出不同的液体和分离层,即使传感器头部完全被浸湿。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沉积物,触发生产调整或监测清洁过程,这些应用通常发生在食品工业中。传感器可以区分不同的液体,如芥末,酸奶,啤酒,柠檬水或水等,两个开关输出中的每一个都能够发出信号指示不同的介质。
手术实施之前,医生根据患者的CT或核磁共振数据通过软件合成适用于3D打印的三维数据模型,然后通过3D打印机将之打印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精准的医疗模型,让医生在手术前可以直观地看到手术部位的三维结构,有助于医生提早规划手术方案。
作为运动控制和高能效系统电源和传感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厂商,最近,Allegro MicroSystems采用巨磁阻(GMR)技术的传感器又有新品推出。此次推出的全新A19250和A19350轮速传感器IC,采用Allegro专利的GMR技术,适用于高级制动系统等应用。
我国3D打印技术在医疗研究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真正完全应用到市场,让更多患者受益,还存在不少问题。如3D打印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在我国还没有申请审批途径,也无产品标准,整个流程较为复杂。
据了解,通过将最先进的GMR技术与业界领先的信号处理算法单片集成在一起,能在较高的气隙及低差分磁输入信号下,提供更强的重复精度,并可支持更高精度要求。GMR技术与差分传感技术结合使用,还可抑制共模磁场干扰。
3D打印设备、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目前3D打印应用的关键因素。中国要认清自己目前在基础软件方面的劣势,充分利用好人才优势,创新教育理念,在增材制造领域精耕细作,才能更好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霍尔传感器都具有较高灵活性的优势,且能轻而易举集成背磁,无论目标应用是磁性轮还是铁轮,市场上优质的霍尔传感器产品,都能提供高精度的速度或方向信息。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技术应用正在打破医疗行业的限制壁垒,无论是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息共享方式,还是帮助患者进行高风险手术。这些新技术包括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纳米医学、虚拟现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