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凌晨3时42分,在浦东城运中心长江口禁捕智能监管系统上,一艘渔船被系统自动“捕获”。通过智能比对船位、航速、航向、船名、航行目的地等信息,系统推算出,该渔船疑似为无证船违法捕捞,随即向有关部门发出智能预警。
电刷是由金属丝组成的,安装时既要保证每个电刷与相应码道精确对应,又要使所有的电刷在同一直线上。
对违法捕捞的监管,只是浦东“城市大脑”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浦东“城市大脑”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的突出问题出发,不断迭代升级。与过去相比,3.0版本在治理要素、平台体系、运行体征、智能应用、协同监管上实现了五大提升。
接触式编码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码盘和电刷,它们的安装直接影响编码器的精度。码盘安装时,要求码盘的中心孔和被测体刚性连接,同心度要好,并且码盘要和被测轴垂直。这样就避免了在旋转过程中某个轨道的电刷在相邻轨道间跳动。
纳入多种治理要素,实现全覆盖管理。打开浦东“城市大脑”的日常管理界面,全区实有人口、轨道交通等“人、事、物”治理要素实现全域覆盖。包括公共安全、建设交通、应急管理等7大领域在内,各种治理要素汇成一张总图, 使得更加精细的城市治理成为可能。
接触式编码器的码盘基体是个绝缘体。码道是一组同心圆。码道的数目根据分辨率决定。同心圆环的径向距离即是码道宽。根据分辨率1/2n(n为码道数),计算出每周的分辨角度360°/2n以这个角度为间隔,在一周可产生2n个扇形区,这样由正交的极坐标曲线族就可以得到2n组扇形网格。根据二进制数的规律,某位为“1”,则对应码道的相应小网格,也应为高电平,即是导电区;相反是低电平,即非导电区。这样,每一组扇区对应一个二进制数。一般外轨道是低位,内轨道是高位。为了供电,需要另加一个供电码道,并与供电电刷相连。
为了提高码盘的制造精度,制造码盘时,先要绘制一张比实际码盘大若干倍的标准码盘图,根据各组码数,涂出导电区,然后照相、缩小,制成和实际码盘一样大的版,再经显影电镀就得到了可实际应用的码盘。
为了提高码盘的制造精度,制造码盘时,先要绘制一张比实际码盘大若干倍的标准码盘图,根据各组码数,涂出导电区,然后照相、缩小,制成和实际码盘一样大的版,再经显影电镀就得到了可实际应用的码盘。
遵循“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的理念,升级后的“城市大脑”,可以实时感知浦东1200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心跳”。再依托城运数据中台,从中提取关键、直观、核心的35个体征,进一步强化全面感知和态势分析。
直接二进制码盘虽然简单,但是对码盘的制作和安装要求很严格,否则容易出错。例如,下图所示的4位二进制码盘,当电刷由h(0111)向位置i(1000)过渡时,本来是7变为8,但若电刷进入导电区的先后有差别,就可能岀现8〜15之间的任一十进制数,造成的误差可能相当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应用循环码盘。
引入社会力量,牢牢牵住“智能化”的牛鼻子。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城市大脑”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时空定位等技术,建立了实战化算法仓和模型库,使运行更智能、管理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