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面临的机遇

   2021-04-14 工业品商城188
核心提示:随着智能安防产业不断发展,市场主体需求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以九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且智能化带动的安防系统升级改造有望打破一线城市对传统安防的需求瓶颈,开辟一线市场的增量市场。上海作为一个拥有24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上海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空前密集,海量机器设备都需要感知能力,千寻解决方案中的高精
        随着智能安防产业不断发展,市场主体需求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以九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且智能化带动的安防系统升级改造有望打破一线城市对传统安防的需求瓶颈,开辟一线市场的增量市场。
上海作为一个拥有24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上海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空前密集,海量机器设备都需要感知能力,千寻解决方案中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够支持亿级规模用户,千万级并发,未来有望为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的万物互联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千寻位置构建了高精度定位和精准授时的统一时空参考体系,能为车与车、车与人、车与互联网、车与路侧单元等各类V2X信息交互提供最基础的时空服务,汽车不再只是驾驶工具,而是具备感知能力的智能机器人。这也是华人运通汽车实现V2X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此外,政策也为智能安防产业提供了支持,例如,应急管理部的19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就在2020年正式实施。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1-2025年)》、《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意见》等政策也值得关注。而随着5G、人工智能的发展,2020年也可能出现一系列支持政策。这将为智能安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上海正在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这其中也离不开可以连接虚拟和现实城市的时空智能。时空智能和视觉智能、声音智能一样,属于人工智能的一部分。精准时空服务——动态厘米级静态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和纳秒级授时服务,已成为人工智能感知外在所需的基础信息之一。 
  据了解,刚刚开园的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华人运通展示了车路协同技术。在高难度测试场景下,其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取得了优异的结果。
  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智能安防的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
  智能安防要大规模落地,首先要解决工程化问题,这意味着场景的准确定义和人工智能的可实施可复制算法的不断进步,值得期待的是,人工智能的适应性能力正在泛化,这将逐步减弱智能安防对工程化属性的依赖。
   当测试车辆穿过模拟大雾、雨雪等能见度低的区域,虽然视觉受限,仍可基于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等技术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通行。当车辆驶入完全隔绝GPS信号的隧道路段,通过视觉、众多车身姿态传感器对车道线、限速牌等参考物进行识别,依然保障自动驾驶车辆在丢失GPS信号后仍可安全出入隧道。
  其次,尽管各方已在智能安防标准方面做出一定探索,但尚未统一与规范,产品与工程间的横向对比标准缺失,为进一部的数据分析、设备扩容带来许多困难。
   据悉,这些前瞻性技术都将在华人运通首款量产车高合HiPhi 1上完整呈现,使其成为双冗余真正L3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基于业内首次搭载的5G+V2X通信模块,高合HiPhi 1具备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软硬件能力,未来可升级至高阶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之后,智能安防也面临碎片化问题。随着智能安防的发展,人们会对其有不同的需求,这造成了碎片化。目前,业内企业已经尝试使用开放平台、建立生态等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华人运通董事长丁磊表示,该公司将深度参与到车路协同标准的制定当中,加快推动智捷交通项目规模化、产业化,从而与智能汽车板块高合HiPhi 1的量产形成技术联动,产生更大协同效应。据悉,搭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的华人运通首款量产车高合HiPhi 1将于2020年底试生产,2021年上半年大批量上市。 
  从长期来看,我国不断提升的城镇化率将为智能安防提供一定的发展动力。其中,大型城市增长明显,包括人口、交通等均会有大幅提升。这也导致传统安防难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公共安全和产业升级需求,给智能安防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空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