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制药装备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国内厂商引进国外技术后,未来向国产制药装备开放的空间其实已经越来越大。
在中美贸易战大环境下,2019年上半年,传感器上市企业的半年度报告中,大家不约而同的发出了一个讯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浆料(主要成份为金、银、钯等贵金属)、塑料粒子、钢材等,其价格上涨将会给业绩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近两年,塑料粒子等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使得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及频率无法抵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从而给公司的当期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有数据显示,当下国产制药装备市场上的产品种类齐全,物美价廉,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海外市场需求也正不断增长,年出口总交货值平均增长速度已达23 %。未来,随着国产制药装备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出口量还有望继续增长。
在大环境影响下,目前国内一些具备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制药装备企业正在不断打破进口产品霸占中国市场的局面,如楚天、迦南科技等厂商都已陆续加入到更高的市场竞争中,并逐步实现了产品“走出去”战略。
近年来,我国的GDP增速减慢,工业自动化设备、部件需求的增幅下降,产品价格也随之下降,使得传感器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另外,随着各个厂家的加入、角逐,竞争的激烈性是不言而喻的,整产业链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实际上,除了进口产品倒逼制药装备企业加速提升竞争力以外,国内在2019年实施的“4+7”带量采购、集采扩围等政策,也让中标药企为了保证产能,对设备的生产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国产制药设备企业不止加强了研发创新的投入,还开始不断根据药企各种需求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与布局。
同时,我国对传感器技术研究开发阶段的资源投入比较重视,但却相对忽略了产业化基础性的开发,对产品化、商品化的基础技术的投入,以及对材料、制造工艺和装备、测试及仪器等相关和配套的共性基础技术的开发。以上产业及市场的风险均有可能影响到未来公司的经营业绩及产品定位。
据悉,有药机企业针特意针对带量采购,提出了“4+7”集中供水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制备能力为纯化水25T/h、注射用水16T/h,可同时满足三个车间六条生产线的用水需求。并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建造,还具有巴氏消毒、低压循环及双路供水功能等。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系统智能化将是未来制药生产的主流趋势,一些药厂的建设标准将会往更智能化,以及少人化和无人化趋势发展,而这些均离不开整体规划与考量。
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的问题是市场需求量大,而产业还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全球约有三万五千种传感器,但真正的属于我国自主的品类少,除我国本身起步较晚外,更多是因为传感器品类多到遵从不同的科学原理、规格多到技术强度要求不一致、具体产品更需要跟应用紧密结合;在小批量、先进公司做到质优价廉的情况下,投资传感器产业就很难产生好的效益。
此外,笔者还获悉,近年来,随着生物制药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制药装备企业通过不断研发升级,新的生物制药设备产品和技术层出不穷。如某药机企业应市场需求生产的生物提取设备在节能、效率等方面就做出了较大的改良。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全封闭循环提取浓缩,该生物提取设备可节省能源0.3-0.5倍;另外,设备可根据不同药物减少溶剂0.5-1倍,增加投料量30%--60%,得膏率提高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