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94.1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54%;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32%;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14%。
最近,该公司便提出通过使用安装在起重机上的传感器包装设备,来跟踪现场的材料流动,从而使建筑工作更像一个典型的制造过程,进而多功能自然设备还监控环境因素,例如风速,以确保起重机不会发生过载事故。
根据IFR 发布的数据:2019年,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42亿美元、25.8亿美元和26.8亿美元,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分别高于医疗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18、17个百分点。
在建筑行业,开发商和总承包商总是希望尽可能通过采用物联网(IOT)解决方案,来降低成本、加快建设速度,同时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劳动力资源。
以色列公司Oren,是一家专门为建筑工地提供现场数据收集技术的初创公司。该公司CEO Meirav Oren说,建筑业人士希望把建筑变成一个可更好理解和优化的有组织的过程。
以色列公司Oren,是一家专门为建筑工地提供现场数据收集技术的初创公司。该公司CEO Meirav Oren说,建筑业人士希望把建筑变成一个可更好理解和优化的有组织的过程。
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6.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57.3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66%;服务机器人22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25%;特种机器人7.5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9%。
据了解,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传感器,能够测量包括温度、湿度、一氧化碳和颗粒物在内的多达八种环境指标数据。然后,该公司利用收集到的传感器数据,来评估现场正在发生的情况,并对延迟做出预测。例如空气是否过于潮湿,无法正确干燥房屋等。
据IFR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17年达到97台/万人,已经超过平均水平,预计我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7.3亿美元,到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突破70亿美元。
位于纽约的Pillar Technologies公司另一家建筑技术初创公司,该公司旨在减少现场环境对工人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影响。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到2021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