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IDC发布了《2020年第1季度x86服务器市场追踪报告》。据该报告显示,通用服务器厂商收入为168.4亿美元,同比下降9.1%,出货量为250万台,同比下降0.2%。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市场前三位仍是Dell、HPE和浪潮。其中,浪潮厂商收入同比增长11%,是实现两位数增长的主流厂商。
至于人们是否应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争论,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过量的摄入,显然会对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最近有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或导致动脉硬化等心血管问题。
那么,浪潮为何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呢?原来,浪潮近年来一直在实施智慧计算战略,私有云、公有云、大数据、AI等新兴需求已经成为其主要的业务构成。根据IDC数据,在中国AI基础架构市场,浪潮近3年市场份额一直位居前列,市场占有率超过50%。AI计算平台的发展以及元脑的计划的展开,将为浪潮AI业务的长期增长进一步夯实基础。
巧合的是,这也是京瓷这款小工具的工作原理。该公司声称,这也是全球首款借助陀螺仪传感器来测量脉搏波速度的工具。
从国内区域分布来看,据《2019-2020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排名前五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广州。与2018年相比,北京超越杭州位居第一,广州进入第一梯队。
作为心脏血液的输送管道,充满弹性的动脉,应能够自适应地调节体内压力。但在动脉发生硬化之后,其弹性的降低,会导致心脏需要提升更大的输送压力,才能让血液顺畅的流动起来。
有分析人士认为,人工智能计算需求未来将占据80%以上的计算需求,承载这种需求的就是AI算力中心,即智算中心。眼下,“为AI而生”的智能计算中心正在一些城市落地,其建设目标就是服务于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和智能化社会建构。在西北,2019年,西安的沣东新城搭建了沣东人工智能计算创新中心,该智能计算创新中心也是西北地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
最近,日本知名半导体厂商京瓷(Kyocera)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陀螺仪的便携式碳水化合物监测仪器。该设备基于MEMS陀螺仪传感器来测量脉搏波形,进而估计葡萄糖的代谢状态,最终促进饮食健康管理和确定碳水化合物限制饮食的效果。京瓷介绍说,该设备小巧又简单,易于使用,且不需要采血,因此卫生安全。
在今年4月22日郑州市政府与紫光集团等企业集中签约仪式上,高新区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签约,紫光股份计划10年累计投入100亿元在高新区建设紫光智慧计算终端总部。接下来,双方将致力于共同建设智慧计算终端产业链,为智慧计算终端产业链引进芯片、模组、存储、电源、适配等上下游企业,形成配套完善的生态体系。
不过京瓷(Kyocera)认为,这些产品仍缺少了对佩戴者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监测功能,且未能小巧到可以滑入口袋。有鉴于此,该公司推出了这款基于陀螺仪的便携式碳水化合物监测仪器。
毋庸置疑,近几年计算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在融合,IT技术和通信技术也在融合,这些融合都为通信、金融等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尤其需要明确的是,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下,以强大算力、多元应用为代表的AI技术,将为各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高效治理提供重要保障。
谈到消费电子产品和健康产业的融合,大多数人可能会立即想到健身追踪器或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它们中有部分产品配备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甚至支持高阶的心率监测功能,比如Apple Watch Series 4 。
算法、数据和计算力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随着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高负载应用增长迅速,传统需求不断萎缩,而智慧计算将成为新基建的重要支撑。可以预见的是,全新升级的智慧计算战略,不但能加强其智慧算力在核心数据库、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多个场景的覆盖,也将为用户全场景计算需求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助力各个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